|
失败的案例、营销的败笔和操盘手的硬伤 【前言】 时下,在广大营销人干部队伍当中,“操盘手”这个称谓非常时兴、甚至炙手可热,“操盘手”的简单释义就是全面负责整体作业项目运营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协调的总负责人。在广大营销人干部队伍当中,由于每个人自身的起点和经历不同,加之在职场实战生涯中积累效应、个人发展机遇的迥异,这其中也许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有幸成为“操盘手”。 “操盘手”往往被定义为案例的创造者,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成功案例的炮制人、失败案例的掘墓人两层意思。由于“操盘手”本人的功底和底蕴的“先天差异”,加之作业系统环境等基础条件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操盘手”每每在经历了案例的成长过程以后,转身再审视各种案例的成长印迹时,对于成功营销和失败营销的理解也是千回百转,当面对成功的营销案例更多的是一种盲目的喜悦;相比之下对于失败的案例更多的选择是责任推脱或是缄默不语,对于表象上的总结、感悟和反思是非常不细致的、也是不到位的,往往不曾就案例本身、事件背后的原委和诱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为失败案例的背后除了案例的主体对象成为“先烈”的客观现实外,更多的还有投资方惨痛的代价和泣血的呻吟。 近日,笔者应《新营销》杂志编辑潘加钦老师的邀请,为一个营销案例进行案例点评,笔者自认为这个案例非常具有典型代表性,现将这则案例做如下回顾。 【案例背景】 广东××公司是一家生产家庭娱乐产品的外商独资企业,前期主要业务是为母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代工产品,近年来开始着手进行国内市场的销售。由于该企业在本国是该行业的绝对领导品牌,因此他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习惯思维。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照搬原有模式,采用十分原始的营业机构,进行简单的贸易型销售。由于没有意识到到该品牌在中国市场毕竟是个陌生的品牌,该领域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还很不成熟,因此经过两年的市场开拓,整体销售水平一直不尽人意,公司的财务情况令高层很不满意。 为了尽快扭转局面,该公司决定让一直负责营业的外方副总转为负责生产和物流,聘请一位具有深厚营销经验并熟悉中国市场的本土人士来做营销副总。经过一段严格的筛选,他们最后聘请了一位叫许非的人。 许非上任后研究了公司的营销历史资料和营销策略,分析了公司的以往经营模式和营业组织模式,提出了调整营销策略的方法和重新构建营销组织的方案,经过几番反复修改,最终获得了董事会的批准。 许非认为公司原有的公司营业组织比较简单,人员素质也很不理想,根本不能适应自己规范化、专业化的营销模式需要,因此他对认为不合格的销售经理和上海营业所的所长进行了辞退处理,而只是留下了一些基层的营销人员;同时他感觉原来公司的薪酬体系也极不合理,代之以目前管理界盛行的绩效考评体系。 在上任后不久根据组织结构目标,他在原有上海营业所基础上,又开辟了广州、北京两个营业所。其中北京、广州两个营业所所长由他的过去老部下担任,上海所长由原来的一位营业担当来充任。同时随着市场工作需要,又陆续地从社会上招聘人员,尤其注重招募自己的昔日部下。 为了凝聚优秀的人才和自己一起打拼,许非开出了看似优厚的条件,但是果子毕竟是挂在树上的,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就是他寄以厚望的KPI绩效考核! 许非具有跨国公司、民营企业等各类公司的工作经历,精通中国特色的潜规则,当他在制定人员激励机制时,本着一个基本原则,即“队伍扩大,待遇降低,成本不变”。 在他的绩效考评体系里,营销人员的收入由四部分组成:中高层员工收入=底薪+福利+月度绩效工资+年底绩效工资,即采用年薪制;中低层员工收入=底薪+福利+月度绩效工资+销售提成。 其月度绩效考评的考核指标分为四大项,即财务、客户、执行、学习,并在每个项目下设定细化项目;其中财务指标是定量指标,包括销量目标、市场开拓目标、整体推广效益、费用控制四个方面。而其他各项为定性指标,如执行力包括以下各项:计划执行管理、总结修正跟进、品项布局落实、计划定性任务、临时指令任务、专案执行效果、政策贯彻程度、部门协调障碍、流程制度违规等几个方面。每个考核项目以及下面的细化项目根据重要性和不同岗位的特点、其权重不同。 如果员工当月的绩效考评分数能够达到平均数,那么就能拿到该职位的平均绩效工资,如果超出或者低于平均数,那么绩效工资根据相应比例发生变化。如果员工拿到平均绩效工资后,其收入相当于当地大型民营企业同等职位收入,但是与正规外企相比差距明显。 此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许非也许是无意或是另有考虑,一直没有就年薪的绩效考核办法与公司达成一致明确下来。 对于许非的新政,营销组织成员大多口头保持缄默。老员工明显感觉自己的收入降低了,即使考核能够顺利的拿到平均分,仍然不如过去的工资高,心里颇有怨言;而新员工也感觉到自己的收入和公司当初承诺的相差甚远,公司开的是空头支票,发现上当了。大家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能够创造营销奇迹上。 在开始的几个月里,由于忙于培训和招聘等事务,尽管营销业绩不尽人意,外方给予谅解,整个营销团队的绩销考核分数按照平均数计发,但是之后由于业绩没有达到计划目标,整个营销团队的考核问题变的复杂起来。由于公司人力资源部没有介入营销团队的绩销考核,营销团队的绩销考核就由许非本人独立进行。由于营销团队的个人业绩半斤八两,定量指标基本一致,而定性指标则弹性很大。因此许非的老部下凭借个人关系的考核分数还过得去,而一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营销人员,也马虎过关,大多数员工的考核分数则越来越难看。员工开始抱怨公司的营销目标制定的不合理,认为公司通过绩销考核把公司应该承担的损失转嫁到员工身上。此外,由于该类产品市场处于幼稚阶段,市场规模有限,基层员工个人的销量始终徘徊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提成系数又定的很低,所谓提成根本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 绩销考核分数低导致员工收入下降,基层员工开始感觉到生活的压力,中高层员工也感觉捉襟见肘,他们都在心里诅咒绩是销考核把员工变成了民工。不堪忍受工作的残酷压力,一些基层员工开始纷纷辞职,至此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由于该公司产品专业性比较强,需要对新进员工进行比较细则的培训,营销高层在这方面消耗了相当的精力 当公历新年到来时,由于几个长期跟进的大客户大举进货,使公司的月度业绩十分喜人,大家都破天荒地获得了满意的绩销考核分数,大家以为春节一定会获得梦寐以求的红包。然而春节前的一个月,销售业绩却又降下来了,结果春节前的考核每个人都被扣掉一大块绩效工资。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难堪,春节按照惯例,公司决定给每个员工两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许非却以营销人员的收入是根据绩销考核来确定的为由,拒绝给营销团队发年终奖(拿年薪的人没有作满一年),这时大家对开始对公司彻底绝望了。 在春节过后,当许非上班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两份辞职报告,提交报告者是两个营业所的所长,这是他曾经比较看重的两个人,他们的辞职让他感觉到很没有面子,尽管碍于情面他勉强签字同意了,但是在计算年薪时他却设置了障碍。 这时人们惊异地发现,在整个营销部门的薪酬激励文件里面,对于年薪的规定除了基数外,却完全没有任何具体的发放办法,比如发放的系数如何确定?发放的时间如何确定等。辞职员工认为系数应该按照平时的绩销考核分数来作为年底部分的系数,而许非却说系数是按照销售目标完成率来确定;员工认为计算年底部分绩效工资的时间就是进入公司后的实际工作时间,而许非偏说试用期内不计算在内。这样下来两位辞职员工的年底部分的绩效工资就所得寥寥了。 气愤之余,两位经理人按照人们能够接受的游戏规则,开始了能够拿到桌面上的倒戈行动。在许非进入公司后那些受到压抑的公司保守派,包括原来的外方副总和其他部门负责人,以及营销团队老员工,配合两位维权派一起发难,许非这个当权派终于招架不住,提前结束了这段职业生涯。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精心设计的绩销考核手段没有带来自己期望的绩效呢?!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