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馅饼还是陷阱?--与“第三终端”的先驱或先烈们商榷 自2005年起,关于中国中低端医药市场掀起了一波缺乏常识的讨论,美其名曰:“第三终端”。特别是到了2006年,舆论界一波胜似一波的炒作,将本来“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的中低端医药市场,突然间诠释成为“主流金矿”、倾国倾城。 针对这一谬论,若不及时澄清,对于蹒跚学步,缺乏识别能力、缺乏抗击打能力、缺乏现代营销理念的中国医药企业来说必将是一场灾难。为此,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走访了中国不同经济区的各类市场,与流通领域的总经理/业务员、终端医院的药师/医生、连锁药店的经理/店员等,与SFDA的管理人员,与行业权威们(诸如北京丰科城总经理蒋小仿、徐州淮海总经理武恒、聊城利民连锁副总经理朱忠江,中国医药界教父、原中美史克总经理杨伟强等)进行了深度沟通、缜密探讨,对于舆论界对“终端”的错误理解和对行业的错误影响,我们共同的结论是:“第三终端”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2006年是终端误区年! 一、“第三终端”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 要揭开“第三终端”误区的画皮,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终端? 但是,就是这一最简单的概念,在当前中国医药市场仍然是浑沌不清的,舆论界和实践界众说纷纭,那么到底终端是什么呢?终端:指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药店、诊所等单位。国家将其分为医院和药店两大系统,医院系统归卫生部管理,药店系统归SFDA管理。 在国家界定的两大系统之外、冒出来的“第三终端”又是什么东西呢? 第一、从理论角度看,它充分暴露出中国医药营销理论界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营销基本常识的缺乏,是对法理和国家形势的错误判断,其立论基础是错误的。 首先、“第三终端”误区反映在经济学层面: 1. 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必须配置在效率最高的地方,经济总量和市场成熟度是企业市场策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中国前100位城市在未来十年内仍将是最重要的选择,炒作“第三终端”有悖经济学常识。当然,凡有原则,必有例外,凡有规律,必有个案;但是,之于主流,个案不足以诠释经济规律; 2. 培育纵深市场是行业巨头与跨国公司的事情,中小医药企业的选择只能是谨慎跟随;即便是跨国公司的“水银计划”、“广阔天地”等项目,也是在夯实一、二线市场后的战略延伸,是为战略卡位而进行的、是有计划的亏损,在做这些尝试时跨国公司也是极其谨慎的。而中国制药企业都是没有家底的,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业都是:只能赢,不能输。既没有实力制定行业游戏规则,也没有实力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更没有实力左右社会的购买力;所以承受不起任何结构成本的错误,上善之选,只能是在跨国公司教育和开拓得差不多的时候,小心跟进,再稍作培训即行收获。 3. 做企业必须要从经济学角度看问题,探索的结果,无论是先驱还是先烈,都是不可取的;当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无论是先驱还是先烈,都是在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第三终端”误区反应在社会背景层面: 背景一:误将政策远景等同于市场趋势 从2003年6月开始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监管网试点,到2005年12月开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低端市场的发展;但是受宏观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双重制约,这一大众医疗卫生的新动议,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不会改变市场主体结构。 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农村药品市场总量可达到360亿元人民币,但高端市场的放大速度要远远高于中低端市场,只是产品结构将会发生变化,从现在的以治疗为主的品类向未来以预防为主的品类发展;所以企业营销战略应该关注的是未来产品线和业务模式建设,而不应在市场结构这一常识性问题上迷失方向。中国医药市场的主体结构不会改变,核心市场仍在一、二线城市,即便医药经济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政府推动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健康服务的大众市场,但是农村医药经济的发展速度,肯定要远远落后于农村宏观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因为政策不能等同于经济规律,农村市场的成熟之路仍将极其漫长。 背景二:误将短期整顿视为长期危机 从国际规律看:一个国家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矛盾高度激化的时代,中国2005年人均GDP1703美元。 所以,目前医药市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发展中的问题;及时治理,医药市场才会走得更健康。对于“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等事件的整治,既是维护广大老百姓健康的需要,也是净化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经营环境的需要;并不能因此得出结论:眼下高端市场的机会结束了,最大的机会已转移到360亿的农村市场。这种判断是缺乏战略眼光的悲观主义论调,因为社会文明的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经济发展必将带动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成长,成长的速度仍将以一、二线城市为快。另外,科技创新也将最先在一、二线城市市场被接受/使用/受惠/推广。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通过市场整顿,高端市场将会迎来新的一轮健康成长。问题只是你有没有方法、实力抓住高端市场的机会而已?再则,所谓“第三终端”也同样面临整顿的问题,甚至更厉害,因为它的受众更大,且大多是可能影响生计和生命的社会最底层。 背景三:误将个案尝试当作普遍规律 鉴于目前市场形势,高端市场的推广难度确有加大,确有一些企业由于历史渊源在中低端市场有所斩获。于是舆论界推波助澜,将这些偶然演绎成救命稻草,丑小鸭一夜之间变成天鹅,这是医药营销理论界的悲哀。 到了2006年,这些个案或未成熟的尝试被不断演绎、修饰、美化、失真,使人人都觉得这些偶然就是千载难逢的商机!没有谁还去想20/80法则,也许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二八原理。这是舆论界的失职,这种治学态度是不严谨的,有愧于良知、有悖于规律;那些被误导、做这种尝试的企业定会付出沉重代价。 第二、从实践角度看,对于缺乏现代营销理念的中国制药企业来说也是致命的,探索者将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有的甚至关门大吉。 科学要求,任何一家企业在进入某一市场之前,应该充分调研、周全计划,对市场的客观情况必须了如指掌。如孙子兵法云:多算胜,少算者不胜。这里 “算”的关键就是对进入的困难要评估到位。中国的市场环境本来就复杂多变,中低端市场更是深不见底,且不说在不同经济区、民俗区、行政区冒出的个性化难题,就是当今中国市场的共性问题,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我将进入“第三终端”市场的困难概括为四大难题, 第一大难题:进入“第三终端”绕不过市场成熟度与市场购买力! 1. 政策不能等同于市场规律,愿望不能等同于客观现实;两网与新农合等政策只是确定发展大众医疗的大方向,最大的作用也只是适度加速,但改变不了市场成熟必须要走的历程。 2. 中低端市场的经济仍然薄弱,有限的购买力能勉强支持的只是10亿农民的“衣食住行”;为了健康的支出,只是在受到死亡威胁时才会发生。 3. 中低端市场的文化仍然落后,市场意识仍在沉睡中,即使有购买力的患者也有拖延就医的习惯,培育工作比发展中国足球还要艰难。 所以,短期内中低端市场的成熟度与购买力是任何进入者都无法轻易逾越的关隘,无视这一市场规律,无异于将一滴水撒入沙漠。 第二大难题:市场需求成长缓慢,策略创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1. 前述,市场潜力取决于购买意识和购买力,而二者改善是社会性的大事,受制于社会文明的进程。 2. 如果实力不够的企业孤军深入“第三终端”,定会成为令人敬佩的先烈。 3. 在市场总需求没有明显放大的前提下,企业如果硬要强攻,可行的手段只能是订货会、推广会等;但是受制于市场总需求,这种杀鸡取卵的市场策略,其边际效益将加速递减。如果不能够增加社会总需求,方法、形式及策略创新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而增加社会需求是要有代价的,具体到某家企业来说,超过社会文明推进速度的市场策略推进速度,有利于社会总需求增加,但推进者一定是最大的买单者。强攻“第三终端”必须一步三看,否则就会成为先烈。 第三大难题:队伍管理问题会拖垮“第三终端”的淘金者! 1. 中国医药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竞争无序。执行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是决胜的关键,队伍管理是目前最令企业头痛的瓶颈。 2. 队伍素质与管理骨干的缺乏使高端市场都无法按战略要求做好,更不用说组织有效的“广阔天地”销售活动了?业务管理是建立在队伍管理基础之上的,试想如果队伍都管理不好,漫长战线拉开后的后果是什么?大企业可能仅伤及皮肉,小企业就会累积筋骨。三年前我在中美史克公司任全国销售经理时,曾组织过“扎根计划”项目,最终以无法铺货或铺货以后无法收款而告流产。后来我将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思考总结为:“三点,两线”。三点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两线即:沿京广线的市场、沿长江的市场。在“三点、两线”之外市场投资都是值得深思的。时至今日,中美史克仍基本按照我当时的战略建议推进其业务战术,在历经了“千县万店”、“扎根计划”、“水银计划”后,去年底将二线市场以下的队伍全部解散,近期又进一步将队伍结构和客户结构收缩到人均GDP4000美元以上的市场中。 第四大难题:配送成本是切断“第三终端”补给线的一把剑 中国高端市场的需求是个无底洞,中国中低端市场的问题也是个无底洞。 虽然“两网试点”已经四年,但至今物流配送也只在珠三角/长三角稍见雏形;在地广人稀、价低单小、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的中低端市场,2%的高额配送成本,使得微利渠道不堪重负;且中低端市场愚昧而野蛮,正常的交易很难有效进行。如果打破长期以来深度市场与主流物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假药、过效期产品等问题,会让最先到达的工业难以自拔,同时还存在对促销资源的回头算账危险。 第一部分小结: 1. 市场成熟度与购买力,是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而有条件提高的。 2. 如果中低端市场的总需求不能有效提高,营销策略创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3. 短期的有效策略只能是渠道驱动,“借船出海”是进入中低端市场的上策,但是边际效益递减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4. 队伍管理是拓展中低端市场的核心问题,进入中低端市场必须要有走一步看三看的警觉。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