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营销人士的镜像反思 前段时间,我在一个陌生场合与一位看似与营销沾点边的女士闲聊,当她获知本人出了一本关于汽车营销的著作《中国汽车商战》时,就忙不迭地先入为主地提到了自诩为“营销先锋派”某某的某某书(看来某某花了不少心思在吹嘘上),当抛出这个命题时她眼睛还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虚妄无知”的拥趸象是得到了“高人”的灵光)问我的书与它有何区别,当时我很客气地回答到,压根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东西,不能相提并论! 再有,前段时间我与一位据说已经入了行的营销人士在“MSN”闲聊,无意中聊到了他的著作,他很是得意地告诉我其书在某某网排名一直很靠前,我于是向他祝贺,他很自豪地照单全收了。可是后来他话锋一转,说现在它写的书被某本哈里波特式的书挤到第二位了(当时我心想过段时间会不会又被达芬奇密码类的书籍抢了位次?),我当时很诚恳地鼓励他要继续保持才行,并为业界赢得一些颜面才行!他很自负地说营销不就是要让产品畅销吗?难道我们做的事情不正是这个?何况他还是做了许多年营销的“专门一家”。我当时以略带调侃的口吻回敬他:“对,所谓做营销的就是打好“营盘”销售“好的或不好的产品”(这产品是广义的也包括营销者本人),让好的好上加好,不好的也能畅销!这就是营销的魔力所在,也是魅力之所驱!他见这话后有些恼怒地说:不好的“产品”,就不应该诞生。我还是很慢条斯理地回答:“但是,事实上一直都存在,现实就是这么现实!”于是他沉默了,不再理我了!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我为何要如实地例举上述事例作为文章的开头呢,其实大有内涵可挖。没遮拦地摆出这两个事例是为了说明,营销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某些营销人的嘴脸与镜像以及受众幻觉三者的“成像过程”。现实中的某某与某某并无其自诩或标榜的那样如何了得,只是其吹嘘得出神入化,就好比当我们站在平面镜审视自己时比较真实,倘若站在凹凸镜(哈哈镜)时,我们的身形就会急剧变化(当然“他们”都很希望自己不断地得到文饰、美化并朝迎合世俗方向裂变),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来,而受众并无机缘见着自己的“真壳”,单凭“镜像”的感观来判断,于是受众的神经被扰乱了,把“虚”的当成了“实”,认为镜像里的“人”很神很牛的(就象前一个事例的那位女士一样)!敬畏得竟至于有点崇拜了!而“营销自己的人”根据粉丝式样的受众吹捧程度来反证自身的分量,更加认为自己就是“凹凸镜”的那个,就是“粉丝受众”幻觉里的那个,于是乎他们悟出一个道理:“凹凸镜”在手,迷乱一大批,暗自讪笑区区几招雕虫小技就赢得了无数鲜花与掌声,于是他们绞尽脑汁不断地制造凹凸效果(不停地出书、不断地见报、时不时地出来说说话、恬不知耻地依附媒体或别的平台),自我感觉一天比一天好! 大凡贵有自知知明、肩负行业责任的营销人士必要时都应该重新拾回“平面镜”还原地审视自己,不要一味地妄自尊大!是该刹刹那股浪得虚名、庸人自扰的歪风了! 镜像反思一:老老实实,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 在业界曾经做过什么?为企业服务过什么?自己在里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所提供的咨询顾问服务收效如何?营销过的案例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不要老宣扬成功的案例,只字不提失败的案例)自己在业界的地位及贡献是虚拟出来的?还果真是实事求是,有证可查的?我想任何一位脚踏实地名副其实的营销人士都会反躬自问的,而钻名利场空档者是不会有勇气和气魄这样来“拷问”自己的,这就是中国营销界的悲哀! 而我记得好些年前,有位媒体的朋友偶遇某行业的创意头脑风暴会,机灵的他博采众长顺手牵羊整理出某句有点味道的广告语,从此凭一句广告语和几篇围绕广告语展开的软文名扬业界,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好处捞了不少!而辛辛苦苦殚精竭虑的创意者却依旧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就象下了蛋的母鸡不声不响地离开窝,而从不下蛋的母鸡立即跳到下了蛋的窝咯咯乱叫:“蛋是我下的”,于是便赢得主人的亲睐。而下了蛋不吆喝的母鸡一直受冷遇,这就是不公平的现实。 而在营销现实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原本自己只是旁观者见证人的,而后掉掉包就变成了“主角”;原本是广告公司的创意的自己参与了一下便成了自己的东西;原本是整个项目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后来功名全归于自己名下;原本是堂诘歌德舞风车般的“纸上谈兵”最后弄几弄却变成了经典案例,这就是中国营销界的不幸! 镜像反思二:虚心向学,知就知不知就不知 中国的营销人士野心都很膨胀,一旦成名都想大小通吃,每个行业都涉猎,好象自己无所不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当然也真有通才),就象艺人一样,一旦唱歌出名就想演戏也出名,最后便标榜自己为两栖或多栖的明星,到处唬人! 记得几年前我参加一个知名网站的论坛,某位被冠于资深专家的留美博士就某行业课题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当时就网民提出的问题他拿捏得很不精当,三言两语信口开河回答得很外行,于是呕吐好几轮后的我慷慨赠言回敬他:“不专业不到家(“专家”两字的猜解),请沉默”。我想他肯定不会沉默下去,既然手中预先提着空鸟笼(“专家”、“博士”的头衔)好歹玩空手都要装或套几只“菜鸟”才心甘。 而相对有些营销人士则很知趣,听某财经报刊的编辑提起某位营销精英在对某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不是冒冒然就涉入,而是多次虚心请教了业界资深的专业人士,然后经过不断的调研学习,做了许多功课,最后才循序渐进地进入该行业。 再有,有许多很不道德的人士,当自己对某领域、某现象的研究还处在一知半解,并无身体力行之际,就急匆匆确立自己的“草根观点”、“孤家学说”,并冠以各种假大空时髦的名头,就忙不迭地摆起架子写书,一本接着一本出,生怕有朝一日世上纸浆供应枯竭似的,将不成熟的谬误的学说观点推向市场误导读者,这是要不得!书不看厚薄多寡,关键在于看其是否“身体力行真知灼见”的结晶。还有就是某些营销人士在未成名前所出的书都很用心,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有震撼力,而成名后,书越写越糟糕,文章越写越不象样,这说明了什么呢?营销者搜肠刮肚资本用尽,亮起红灯,发出了赶紧融入实践当中获取养料的信号,而那些在“本钱”快用完还赖在舞台上的人迟早会被唾弃,学到老用到老,凡事绝对没有一劳永逸的!少壮成名就能“专家”到老或一招半式显能,日后就招招灵验,这简直是无知妄想!这很值得营销人士玩味!好好反思一下吧!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