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一个医药蓝海:第四终端的刨析
前几天,EMKT网站上刊登了袁则红先生的一篇讨伐中国医药界的檄文,文中提到中国医药界正在范一个错误,第三终端存在系统性错误!第四终端驴头不对马嘴!我想袁先生之所以有如此见解,可能是对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卫生系统的结构不太了解,为了将真理展示在世人面前,为了医药界的良性发展,下面笔者将第四终端的存在意义、规模、潜力与规划做一个系统介绍,以便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第四终端对于中国医疗系统是一个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药企业系统是又一个别开生面的营销市场;对于这两个系统而言,第四终端都属于各自系统的蓝海。 一、中国卫生系统组织结构与终端分型 中国卫生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几乎每个单位都可以经营药品,这是医药市场尚未真正市场化、计划经济时代的余热以及中国特有的国情共同决定的。 现在大家都在对终端类型举行分类和讨论,那么我们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国家管理部门对各种终端的管理模式、同一终端业态的总单位数量和销售总额、同一终端业态对国家的财政、就业等关系民生大事的贡献大小……我想这些都应该综合考虑,毕竟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特有社会形态,正如温总理一直强调任何数字除以13亿都是很微小的一个数字。因此,中国医药市场从理论上、宏观上进行分类管理就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 作为终端业态分类,首先是医院类型,作为第一终端类型已经被大家公认,没有什么疑问了,此类终端数量不算多,也就2万家不到,但它却占据了中国医药市场销售额的60%左右,国家医疗人才与硬件资源大部分都被分配在此类终端业态,国内外的打中型制药企业投入大量营销资源,在此类终端互相挤压,你争我夺,打的不亦乐乎! 当医药界在第一终端遍体鳞伤的时候,第二终端——药店(主要以连锁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全国目前有23万家药店,销售规模在800个亿左右,能够为国家提供约250万个就业机会,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民生大事的一种终端业态。很多企业顺势将营销资源转移一部分至第二终端。 随着第二终端的推广如火如荼的发展,由于国内尚有6000多家工业医药企业,行业内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不少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选择的进入竞争相对薄弱,但规模同样巨大的第三终端,至于第三终端的定义,我们无需太多的执着,农村市场、城市内尚未有过度关注的城乡结合部、郊区等小医疗终端、药店终端、及其厂矿院校的保健医院、卫生室都应该划入第三终端的概念。对第三终端的分型,有一点我们应该考虑,中国有9亿农民,城乡结合部和郊县地区尚有很大一个基数的人群,如果我们过度的考虑终端形态问题,而不考虑郊县或者城市末端消费终端,我们就忽视的人口金字塔的最底层的人群基石,在城市末端的消费终端所面对的人群与农村市场所面对的人群购买力是基本相同。袁隆平解决了中国广大人群的温饱问题,而谁又能解决10亿多弱势人群的健康用药问题呢?正是基于这么一个中国国情,我们不得不将农村医疗终端和城市末端消费终端结合在一起。 另外,我们每一个终端概念里都会出现一些个例,如某某镇是全国百强镇,它的经济实力远高于部分中等城市,那么这个镇的各级终端都投入方式或者营销资源的分配就不能按第三终端的方式去配备。从学术上我们强调是具有普遍性的一个广义概念。 二、诊所存在的必要性及其规模 随着国家卫生系统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化,医生系统的监管完善,医疗从业人员的管理到位,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环境将决定民营诊所成为国家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年代以来,随着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成型,在“鼓励全社会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医”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医疗机构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医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私立医疗机构、股份制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结构。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医疗机构基本绝对国有的情况。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用于投入医疗的比例高达15%左右,我国的GDP总值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的比例也只有不到5%,而我国人口总数又是美国的4倍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消息,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四,居第188位;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22%,卫生政府投入却仅占世界卫生总投入的2%。 截止2005年底个人诊所累计13万多家,其数量占国家医疗机构总体30万家的40%,实践证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医疗市场竞争,不仅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医疗改革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卫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可促使医疗服务态度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最终使广大患者受益。随着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办医疗机构以其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国有资源的诊所,国家拥有的诊所相对较大,基本以门诊部的形式出现,实际上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小医院或者是医院的附属部分。由于诊所的资金投入小、人力资源投入小、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构更加简单,国有资源是可以考虑以连锁诊所模式的医疗机构业态,这样通过民营和国有诊所的齐头并进,可以将有限的卫生资源为老百姓提供最大的健康服务。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