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品牌”救市,必先救其“心” 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粥,行业中,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害群之马,虽然它们躲在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游走在游戏规则的边缘甚至对立面,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黑色或者灰色行为也总会有暴露在阳光下的一天,那时它们就会成为千夫所指、众矢之的,它们是死不足惜,但消费者的生性多疑,让“覆巢之下 焉有完卵”,就如某地发生禽流感,全国人们不敢吃鸡,这些见不得阳光的行为总会让一些同品类的品牌受到牵边,市场遭遇危机,成为“问题品牌”,远的有杏花村酒,近的有三鹿奶粉。而危机过后如何救市,自然成了“问题品牌”企业攻艰的课题,但救市显然难以一步到位,“问题品牌”救市,关键要看消费者答不答应。 救市,广告+促销+铺货=? “问题品牌”在危机过后,总会面临一些市场“皮软”的问题,这些“问题品牌”如何医治市场的“皮软”呢?常规的铺货、广告和促销累加的市场推广效果又会如何呢?它们能不能于危及之间,救“问题品牌”于水火呢? 广告轰炸,“好马”不吃“回头草” 在许多中国企业看来,中国的消费者特别相信广告,甚至于有“广告信仰”,要不然又怎会有那么多企业对央视的标王一往情深。它们甚至于会找来一些调研数据来佐证,如红塔集团和《中国青年报》新闻信息中心共同进行的一项品牌调查发现,超过三成的受访者不买没做过广告的产品,类似的调查结果他们甚至还能举出许多,但许多企业在这里都倾向忽略调研数据的时效性和适用场景,那么消费者的“广告信仰”对于“问题品牌”救市的效果自然因此而大打折扣。 首先,我们看看危机过后,“问题品牌”广告会有什么样的目标,一般来说,广告的目标包括提供信息、说服购买和提醒使用,但“问题品牌”此刻的目标更应该是重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 其次,广告应传达给消费者的是怎样的信息,“问题品牌”也许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原有广告诉求,也可能针对危机过后的消费者心理,诉求品牌的可靠性和值得信赖; 再次,消费者会怎样解读危机过后的“问题品牌”广告信息,对“问题品牌”不了解的消费者首先想到的也许是,一个曾经有过“问题”的品牌,它的广告会不会也有问题呢(信誉度极低的市场大环境),而对“问题品牌”比较熟悉的消费者也许会想,这个品牌看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还是让其它人先试试,我再看看,以免再度试错。 按照消费者对新产品接受的程度可将消费者分为创新采用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采用者,中国的消费者大多属于晚期大众和落后采用者。而危机过后的“问题品牌”在消费者在看来具有同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他们大多仍属于后二者,而“问题品牌”广告重建消费者信心的美好愿景,自然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甚至有消费者认为,对“问题品牌”,不吃“回头草”的才是“好马”。 促销推进,“兔子”不吃“窝边草” A软饮料企业在曾经的行业危机中受到牵连,事情澄清后,为挽回危机中企业和品牌所受的损失,企业试图对“问题品牌”进行促销,以尽快恢复市场信心,为此,企业在不少商超门口做了堆头,进行终端促销,促销投入不可谓不大,优惠幅度不可谓不大,促销手段不可谓不新,但半个月下来,效果甚微。 为此,企业委托专业调研机构对在商超“问题品牌”堆头前有过逗留的消费者进行跟踪调查,而调查结果同样让人困惑,多数在堆头前有过逗留或询问的消费者在商超内选购了与“问题品牌”同品类的其它品牌,而且这些未做促销的品牌与“问题品牌”相比较,在性价比上有比较明显的劣势。 随后,该调研机构在考虑年龄、性别及职业的基础上,以判断的方式抽取了部分此类消费者进行专题小组访谈,而访谈得到的信息反馈给企业,仍让“问题品牌”企业感觉很无助,有消费者认为,对于食品、饮料或化妆品等品类的“问题品牌”,即使问题得以澄清,但消费者仍表示不愿以身试险,而同一品类的品牌很多,她们宁可在金钱上受点损失,也不愿在身心上受到任何伤害,他们选择静观其变。还有消费者认为,企业对“问题品牌”进行的商超促销,是不是在对危机时期积压的“问题产品”进行清仓,她们对“问题品牌”仍然心存顾虑、畏手畏脚。 针对消费者宁愿发更高价到商超内购物,而不愿购买在商超门口进行促销的“问题品牌”,调研机构得出结论:如此舍近求远,这些不吃“窝边草”的“兔子”,表明消费者仍旧对“问题品牌”缺乏信心。 终端铺货,“耳边风”吹不动“墙头草” 对许多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说,商场终端,特别是手中有网络的经销商就是“爷们”,而恰恰是这些“爷们”的重利轻离别,让“问题品牌”企业损失扩大。危机过程中,这些“爷们”不是擅自撤架,就是寻求退货。而事实上,“问题品牌”的许多所谓问题的源头正是这些“爷们”,“问题品牌”出于从源头解决问题的考虑,在危机过程中,一些不合格的“爷们”肯定会被扫地出门,因而危机过后,“问题品牌”要开拓市场就得重新招兵买马。 B企业是一家奶制品生产企业,在一次危机中成为“问题品牌”,经过一系列公关处理之后,事情得以平息,但B企业损失不小。危机刚过,企业救市的心就十分迫切,其打算在问题地区重新招募经销商,以恢复市场,尽快缓解库存压力。 B企业制定了一揽子经销商招募政策和市场推广支持政策,也派出了一些得力的业务员去做市场推广,但几班人马努力过后,除在局部地区略有起色之外,但整个推广活动仍是效果一般,经销商对此反映冷淡。而反馈给企业的信息是,“消费者对‘问题品牌’心存疑虑,那么这种消费者都没有信心的产品,我们又怎么有信心去做呢?这样一来,即使‘问题品牌’可以售后打款,我们还要担心占用仓库……” 当经销商对厂家的信心归零,把厂家的市场推广政策当成了耳边风,不论厂家的风力有多大,也难让“墙头草”有所心动、有所行动。 由此一来,“问题品牌”危机过后做市场推广常吃闭门羹,企业最拿手的“常规三式”促销、广告和铺货常常打不开局面,也就不难找到答案,事实上,答案并不复杂,打开消费者心菲,重建消费者信心即是。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