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比特:独裁者的乌托邦 泡沫豪言装饰着迪比特 “这是绝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这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句名言。 “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 迪比特的董事长莫皓然(原名莫自治)还能看到迪比特手机的春天吗?! 月销量70万台成为业界黑马,放言2007年全球第一,而今却是崩盘境地,浮华与喧嚣不到三年,这就是大喜大悲的迪比特手机! “迪比特要在2004年6月做到中国第一,2005年6月做到全亚洲第一,2007年6月做到全球第一”。想当初,上海迪比特公司的母公司――台湾大霸集团董事长莫皓然曾多次满怀激情地向媒体记者展示了迪比特的雄心。 如今,迪比特不但一个第一也没拿到手,而且关门大吉了。 没有人否认迪比特公司的曾经辉煌。 刚开始在中国内地从代工走向打造“迪比特”这一自有品牌时,台湾大霸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上海迪比特董事长的莫皓然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就是:“诺基亚在1990年决定业务重心转向移动通信时,大霸早在通信领域做了11年”。 在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2003年,国产品牌在迅速崛起,彩屏手机逐渐成为主流产品。当时,销量和渠道开拓一直不佳的迪比特竟然因祸得福:没有黑白屏库存的负担,加上本身的产品成本比较低,迪比特以非常低的价格由区包(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为单位买断包销商)买断产品,以远远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零售,销量一度达到月销70多万台,排名位于波导、TCL之后,首次跻身国产手机销量前三名———2004年提出3个第一的底气也许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迪比特从鼎盛的河东走到衰落的河西,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2005年底,迪比特就已经基本退出内地手机市场。 最不缺钱的企业没钱了 “迪比特最不缺的就是现金。迪比特的财务结构健全健康,银行负债合理。如果缺钱,我们随时可以通过台湾大霸筹资,当然也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向世界金融市场筹资。”迪比特副总裁彭新淼在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述过类似的观点。 从2005年12月开始,供货商、经销商、售后服务提供商纷纷上门催债,而此时的迪比特账户也已被银行冻结。全国各地许多讨不到货款的经销商一气之下砸了迪比特的办公室······ 曾经扬言要做全球老大的迪比特,为什么会走到资金短缺的困窘境地呢? 据台湾大霸集团2005年3月份公布的财报显示,迪比特2004年在手机业务方面的亏损高达约9.2亿台币(折合人民币2.3亿元)。 2005年4月,大霸电子集团董事长莫皓然宣布为迪比特注入8640万美元,并将迪比特拆分为产品、品牌、销售三个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公司。不料,2005年9月29日,莫皓然突然被台北地检署传讯带走,不仅增资计划困难重重,连莫皓然本人的自由也受到限制。这一计划随即搁浅。 资金出现问题是从2005年10月份才开始出现的。在迪比特和大渠道商凯博特公司合作时,曾经有凯博特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员进入迪比特管理层。莫皓然在台北出事之后,他发现迪比特的资金有些紧张,就立即通报凯博特来向迪比特催要巨额的预付款和各种保价返利款。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许多经销商、供应商、售后服务提供商纷纷来要钱,迪比特的资金就更紧张了。可以说是挤兑,逼得本来效益就不好的迪比特资金链断裂,这也是迪比特大溃败的导火索。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