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等离子,长虹步入“深水区” 近据媒体报道:长虹欲联手国内最大显像管制造企业彩虹集团,进入等离子显示屏制造领域,预计总投资达到8亿美元。因为该投资实施于日本、韩国一些传统“等离子派”企业纷纷转投液晶阵营之际,因而格外引人关注。人们普遍担心,长虹如此投资,是一种轻率和冒险。 事实从一个侧面引明了人们的担心。国家信产部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1—7月份,中国液晶电视总产量为377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8.5%;而同为平板电视的等离子电视,产量仅为35.2万台,同比下跌10.4%。 一增一跌之间,彰显出两种平板电视产品截然不同的命运。 调查机构数据与信产部数据形成印证。据悉:2006年上半年,中国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销量比约为9:1,也就是说,市场上卖出9台液晶电视,才卖1台等离子电视。 两种平板电视的命运如此不同,是消费者、企业对两种产品一取一舍的结果。这实际上是由消费者及企业对产品不同印象认知带来的。也就是说,液晶和等离子,到底孰优孰劣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认为哪个好哪个不好——虽然这种认知不一定是正确的。 “液晶派”企业喜欢说液晶如何如何好,而“等离子”派则相反。实事求是讲,无论品质还是技术,等离子和液晶并无本质差别,在分辨率、亮度、反应速度、能耗,以及屏幕尺寸、机身厚度等重要指标上,二者都是不分伯仲,只在细节上存在细小差别。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两种产品的命运却如此不同?根本原因就出在社会认知上。这些年,“液晶派”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液晶电视,“液晶比等离子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液晶派”不遗余力摇旗呐喊的时候,我们发现“等离子派”出人意料地沉默不语,这是很不正常的。当它们发现必须开口说话的时候为时已晚。遗憾的是,“等离子派”并未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只是自怨自艾地说什么“我们没有液晶企业能说会道”。更有甚者,一些企业还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在42英寸以上的平板电视领域,等离子明显优于液晶”的陈词滥调,简直就是执迷不悟了。 事实上,等离子电视今日之尴尬,在情理之中。自2004年始,几乎所有彩电整机制造企业均转向液晶电视,鲜有把重点放在等离子电视上的企业,这实际上等于告诉消费者:只有液晶电视,才是平板电视的发展方向。在上游面板制造领域,等离子和液晶的表现同样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不断看到六代、七代,甚至八代液晶面板投产的消息,却很少看到离子面板投产的消息,反映出上游面板制造商,对等离子的信心和预期,远远不如液晶。 在等离子如此不利形势之下,长虹逆势进入等离子面板制造领域,就显得格外轻率而非理性。这,正是人们为之深深担忧之处。 长虹的解释是,“全球等离子屏供应能力不足”,意思是在别人不做的情况下,竞争对手更少、机会更大。但是,这样的解释,相对于一个投资8亿美元的大项目来说,是不是过于简单了?尤其在长虹盈利能力依然不令人乐观的前提下。 的确,长虹曾经有过“赌一把”赢了的经历,2001年,“二次出山”的倪润峰,力排众议进入背投领域大获成功。但是,同样是力排众议,倪润峰也有走背运的时候,2003年向美国出口彩电,带给长虹的却是痛苦的记忆。 难道冲动性投资,注定是长虹的性格吗? 作者为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2004年中国首届金凤凰营销奖唯一特别金奖获得者。联系电话:020—38291799,电子邮件: liubc@zlz.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