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点平移 主业利润持续降低,几乎成为企业的普遍现象,特别是面临原材料成本攀升的中国企业。 这既可以归结为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战成为竞争常态,也可以解释为受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甚至还可以从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找到根据——任何产品的利润都会倾向于平均利润以下。 那么,在产品本身的创新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呢? 利润点平移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它是指在主业利润率很低的情况下,企业将利润增长点向主业外平移的一种方法。 但它与多元化不同,区别在于:新的利润增长点依然是以原来的主业为核心或为依附的。比如报纸,最初主要是靠报纸的销售创造利润,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卖报的收入连印刷成本都难以挽回,更别提产生利润了。于是利润点就平移到了广告收入,但广告收入是完全建立在报纸的销售量上的,算不上多元化。 有时它和一体化类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利润点在纵向上的平移,就并没有涉及到产业链上下 有时它和一体化类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利润点在纵向上的平移,就并没有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中的核心业务。日本钢铁制造商参股而不是控股铁矿企业,目的不是为了进入铁矿开采领域,而是为了对冲铁矿石的价格波动,保持钢铁制造的利润。 有时它和一体化类似,但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利润点在横向上的平移常常并没有涉及到价值链上下游中的核心业务。日本钢铁制造商无论是参股还是控股铁矿企业,目的都不是为了进入铁矿开采领域,而是为了对冲铁矿石的价格波动,保持钢铁制造的利润。另一方面,利润点平移会更注重纵向上的扩展,通过主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关联业务寻找新的利润机会,这时候就更没有一体化的特征了,如我们后面将要谈到的柯达公司的案例,其从相机业务向胶卷业务的转移和从胶卷向数码相机的转移,都是纵向上拓展在互补品和替代品上的利润来源,就明显与一体化区分开来了。 既然利润点平移是一个解决主业利润稀薄的有力手段,那么是否有系统的思路进行规划和执行呢? 第一步:寻找内部的平移机会; 第二步:价值链上的纵横平移; 第三步:建立全新的交易模式。 寻找内部的平移机会 传统的企业都是依靠制造利润来立身的。但这种传统的利润创造模式也越来越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这样的企业而言,利润点平移的第一步可以在企业内部寻找。 一些一直承担辅助作用的职能部门,都是可以创造新利润的源泉,如服务、研发、物流、采购、财务、营销等部门。而企业要做的,是通过某种方式使这些部门产生利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将这些成本中心变成真正的利润中心。 1. 从产品利润到服务利润 提升服务部门的能力、向服务转型是很多大型制造商很惯常的选择。IBM从硬件制造商向服务转型,包括收购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和壮士断臂般地卖掉其赖于立身的PC业务,都是利润点象服务平移后的一个极端的表现。通常,制造商都可以通过各种方便,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开发对顾客而言非常重要的服务项目,从而在物理产品这外创造服务利润。 ABB公司虽然在向油/气钻机提供钻井管道的业务上处于全球领导地位,但在管道本身的质量和制造技术上,并不能真正领先于竞争对手。但服务于客户的过程中,ABB发现“当井打好后,管道必须立即完成连接并嵌入到管道井中”是钻井项目流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而“管道是否能及时到达钻进现场”是客户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但管道准时到达钻井现场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产品的制造和运输环节,而是钻井地所在国的通关问题。依托于多年来在一百多个国家的业务经验,ABB通过熟悉各国的通关手续,得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缩短通关时间,使其在提供管道的速度和及时性的控制上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同时,这一能力也成为ABB产品之外一个新的利润来源,因为,客户非常乐意为此付费。 同样,本土企业在这方面也颇多心得,比如精伦电子和威灵电机。 当国内公用电话终端市场进入衰退期时,一些中小企业在产品价格下降和客户采购量减少的双重压力下逐步退出市场。作为龙头企业的精伦电子在充分分析市场和顾客需求后,敏锐地意识到以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的产品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的重点也从新增量向保有量转变,顾客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此,精伦电子确定了向从产品制造商向服务供应商转变的发展思路,并从内到外进行调整。在内部,精伦电子依托售后服务部门成立独立的利润中心——服务中心,与制造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并列为公司的四大中心,在内部进行服务定价和结算;在外部,扩展对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功能,将其从以前辅助产品销售的功能提升到独立的服务业务,包括为客户提供终端产品维护和系统平台的维护升级等支持,并且从以前的免费项目变为收费项目。同时,针对运营商对产品采购价格的敏通过将一部分利润来源从产品销售平移到对存量产品的维护上,精伦电子在局部上实现从产品模式向服务模式的转型。 威灵电机是从美的集团独立出来的电机制造商,为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提供配套。残酷的价格战侵蚀了美的、科龙等整机制造商利润的同时,也冲击着价值链前端的配套企业。威灵虽然是同类配套企业中的佼佼者,但面对客户成本控制的需求也备感压力。在合作中,威灵发现每当客户推出一种新款产品,都需要配套企业尽快提供配件,因为新产品能否及时投放市场,能否赶上旺季需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盈利水平。同时,一般新品利润率比较高,所以,客户此时对电机的供应价格往往不太敏感,并乐于用较高的利润激励供应商更快供货。更重要的是,一旦新品畅销,威灵的利润额将相当丰厚。为了回应客户的需求,威灵通过改革项目管理,加强同客户的沟通方式和信息共享,努力缩短供货时间,从而在单纯低成本追求之外找到了客户的更重要的需求——快速反应能力(包括设计和制造)。 2. 从产品利润到技术利润 研发部门通常是企业烧钱比较大的地方,特别是高科技公司。但很多先知先觉的企业,都在探索将研发机构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至少能创造部分利润来祢补费用。 往往这种转变的懵懂状态就是企业非有意地将一些闲置不用的技术或非核心技术转让给其他机构。这种技术转让收入其实在很多公司的财务报表中都能看到,只是更多的是间或性的,不能形成稳定的收入。而利润点的平移就是要求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 在很多企业,其制造部门除生产自主品牌的产品外,也承接其他企业的代工业务一样。这在IT、纺织品业非常常见。其实,对于研发机构,同样存在类似的技术OEM情况,即所谓的技术外包——研发机构在为本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其他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比如,一些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他们的汽车设计部门有时也会为其他制造商提供设计服务,甚至将一些设计好的车型卖给后者。 更高级的方式就是将技术变成专利、将专利变成标准,以此重建一个更为强大的赚钱机器。专利和标准的使用权都是一个强大、持续、稳定的利润来源。高通这种极端的情况自不用说,仅就中国优盘的发明者朗科,虽然在规模和销售额上并不出彩,但在频频将专利大棒砸向SONY等跨国IT公司,包括2006年初远赴美国起诉PNY公司、瞄准苹果iPod产品等,都显示出其与华旗等同业制造商在利润模式上的不同设计。 3. 从产业利润向财务利润 一些现金充裕或现金流巨大的公司,都会将多余或暂时不用的资金用于投资,比如投资债券、委托理财、同业拆借等,从而获取财务收入。在欧美市场,由于金融投资产品丰富以及相关政策的宽松,企业有更多的选择。 对于规模更大的企业,甚至会在原有财务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财务公司。如国内的石化、电力、钢铁等大型国营企业就是如此。通过对资金统一管理和提供金融服务,在资金管理和运用上创造不同于原来产业的利润。也许,某一天,随着利润转移的不断深化,这些企业会发现来自产业利润的比例已降低到主导地位之下了。 而企业的财务利润最终会上升为金融利润,即企业会成立自己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就是一种准金融机构。 实际上,全球众多制造商,特别是大型设备制造商,都通过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获取金融利润。当顾客在设备采购时面临资金压力时,通过向其提供贷款服务,制造商除扩大了销售量外,在产品利润之外就获得了相应的利息收入。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产品价格的走低,金融服务所创造的利润在制造商的利润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厚。 例如,全球各大汽车集团旗下均有汽车金融公司,多数公司开展车贷经营业务所获得的利润能够占到整个汽车集团利润的1/3,甚至已超过制造汽车所获得的利润,成为汽车集团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以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为例,其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金融机构之一。在2001年,GMAC共向全球800多万用户提供了汽车信贷服务,净收入达到了18亿美元,利润占通用汽车公司利润总额的36%。同样的,福特汽车信贷公司(FMCC)2000年总资产达到1890亿美元,净收入达17.86亿美元,占福特汽车集团总利润的36%。 相对于有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也可以依靠金融服务来拓展市场,增加新的利润。达内科技是一家由加拿大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IT培训企业。基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有竞争力的高端培训课程,为了在鱼龙混杂的培训业中脱颖而出,2005年底,达内科技推出了“零首付、低压金、就业后分期付款”的TPET培训计划。由于受国内法律的限制,非金融企业不能提供金融服务。达内科技通过和金融机构合作,在“产品利润”也开始收获“金融利润”。 除了以上较明确的方式,还有一些隐蔽的方式。如大型零售商在中国的利润模式,其长期侵占供应商货款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一部分利润来源是脱离了零售业务的,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创造的。 4. 从产品利润到营销利润 利用企业的营销体系赚钱是一个非常容易实现的道路。具体的,这个道路中有三个常见的方法: 1) 渠道共享 “渠道为王”是近年来常听到的口号。确实,强大的渠道网络就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外一份举足轻重的资产。而将渠道向其他厂商甚至竞争对手开放,是实现营销利润的一个有力手段。比如若干年前,TCL向飞利浦开放其彩电渠道,波导向西门子开放手机渠道等。只是,大多数渠道合作并没有直接收取现金,而是一种战略合作,但渠道利润必然在其他利润中得到体现。 2) 知识共享 众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除了提供内训外,也向外提供培训服务。除了传播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间接取得传播利益外,还直接取得真金白银的培训收入。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本土企业有海尔大学,外企有惠普商学院。他们都是通过将营销在内的知识对外共享,从而创造了营销利润。 3) 对外服务 简而言之就是提供外包服务。比如,一些企业将自己强大的营销部门整合成一个营销策划公司,在对内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将这种专业服务提供给第三方。 5. 从产品利润到辅助业务利润 我们这里指的辅助业务是企业制造业务的直接支持业务,包括采购、物流、仓储等环节。这些环节创造利润,一方面是直接赚钱,比如很多大流通的企业建立自己专业的物流公司,或者将自己规模庞大的仓储配送中心向市场开放,另一方面是通过节省间接创收。前一种通过将成本中心改成利润中心实现从产品利润向采购利润、物流利润和仓储利润的转移,容易看到,后一种则相对比较隐蔽,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将这部分平移的利润仍然归结于产品上。比如,在一个产品零售价格不断降低的市场,某个企业的价格优势来源于那里呢?制造环节的效率是一部分,但实际上更多的利润是由采购、物流和仓储这些环节创造的。如浙江嘉善的晋亿螺丝是全球最大的螺丝制造企业,其生产量占全世界四万种螺丝的一半。立足于大规模采购下物流和仓储效率的持续改善,晋亿螺丝实现了超级库存下的低成本控制。在制造业利润不断稀薄的今天,晋亿螺丝的一部分利润实际上已从制造转向了我们上面谈到的几种辅助业务上。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