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企业话题 > 企业也需要“粉丝”

企业也需要“粉丝”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11-16, 作者: 周翔, 访问人数: 2229


  粉丝,就是“fans”的中文音译,“fan”原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也就是某人,特别是娱乐明星的支持者,“fans”是“fan”的复数,代表众多的迷,众多的狂热者、爱好者、支持者。

  粉丝和以前的追星族不同之处在于范围更广,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有位娱乐记者甚至预言未来十几年的娱乐圈,粉丝团可以完全决定一个明星的命运。可见这股旋风的威力。我一直不屑于这些小皮孩子做的事情,现在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敢随便得罪这些近似疯狂的群体。

  不管怎么讲,火于2005年的超女选秀的粉丝一词,已经走进新时代的生活了,不管我们的新华词典是否收录,也不管多少人用心良苦的抵制。每个明星也学会了维护自己的粉丝团,君不见,在硝烟迷漫的超女战场,粉丝们的冲锋陷阵何等惨烈!同时也引暴了事件营销的高潮,让蒙牛集团笑的合不笼嘴。

  粉丝经济,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企业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富有亲和力,有文化内涵的品牌,能不能依托这个品牌去获得自己的粉丝。个人认为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的小侄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她的眼里,麦当劳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吃饭的地方,而是她的偶像,她的精神寄托,只要带她去,她就会高兴,即使不吃东西。我在想,这个洋快餐正处心积虑的培育着他们的粉丝团。我的侄女就是中毒很深的一个,我很难想象她未来几十年的消费饮食习惯要受到麦当劳多大的影响。

  现在的企业大谈市场细分,鼓吹体验式经济。我觉得这都不够,还不如用心思去培养自己的粉丝团来的实际。我在一次接待一家深圳的广告公司的时候,中午安排了简单的午餐,可里面有里面有两个女孩子非要去星巴克,态度坚定,不容违抗。我只得又趋车前往。我个人是不能接受大中午跑到那里面去休闲,可看到那么多年轻的商务人士惬意的表情,我知道遇到星巴克的粉丝了,有什么办法呢?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公司,也想到了很多中国的企业,没有去创造这种氛围,没有引起我们消费者的亲睐,作为粉丝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的偶像是绝对完美的,不能有半点亵渎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有了自己强大的粉丝团,即使他产品和服务不是一流的,也照样畅销无误。

  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粉丝团呢?

  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个娱乐元素充斥社会的时代,任何产品,任何企业都应该嫁接这些娱乐化的东西,才能吸引消费者的需求。比如网络上迅速窜红的人都是满足了娱乐大众的要求的。

  娱乐行业前景无限,我们80后这一代是从小康到富裕的一代,玩乐的天性前所未有的展示着,愿意用更多的钞票去寻求感官的享受而不是填饱肚子。所以企业在挖掘产品的卖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消费者是不是享受他,是不是迷恋他,会不会爱上他。

  其次要把明星的粉丝和企业的粉丝区分开来,明星代言能够起到促销的作用,但不等于这些粉丝是你企业的。所以企业的公关活动要更多的树立企业独有的东西,而不是靠明星去给你撑架子,麦当劳对我侄女的吸引绝对不是姚明的原因。要学会去营造这种氛围,比如早期的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他的发展遇到了好多麻烦。但他这个原始的思路应该坚持,这就是创造粉丝团,起码象我这样有爱过热情的人听了很冲动。只是需要更认真的研究,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我一起仔细的诊断,而非现在的请些徐娘半老的人去炒作。

  另外我们要研究拥有粉丝的人,事,物的特征。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有点出位的精神,比如王老吉就是行业内的另类,但他成功了,管你广东其他谅茶怎么评论。二\与时尚接轨,同时保留自己最本质的东西。三\直接把企业自身包装成明星形象,可以通过某种载体,要注意和明星广告区别开来。四\在社会上呼唤一种主题,迎合群体的行动,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而不是老研究什么4P,4C。五\善待自己的粉丝,与他们如影随行。

  总之,这是一个粉丝的时代,谁缺少粉丝,终将暗淡出局

  我是营销发烧友,愿意和你分享我们的热情和智慧,http://blog.sin.com.cn/u/1244575883

,电子邮件: taohaixiang100@16.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从“粉丝经济”中分一杯羹 (2012-08-16, 《新营销》2012年第8期,作者:郭特利)
*收编伪粉丝:引领边缘消费流行 (2011-02-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文武赵)
*粉丝营销时代的品牌攻略 (2009-05-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岳)
*毒粉丝给龙大带来的商机 (2006-12-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鸣)
*“粉丝”营销 (2006-11-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俞雷)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