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模小灵通,机会或陷阱? 近日,一直在政策的灰色边缘潜行的双模小灵通再次大规模出现在市场上。中兴通讯小灵通业务负责人林强表示,中兴已经与全国100多家运营商达成了采购关系,电信和网通都有,基本上覆盖全国。 与之前双模小灵通只是在部分经销商等渠道“流窜”、私下小规模运作不同的是,这次出现在市场上的双模小灵通更多采用运营商集中采购的方式,且出现了中兴通讯这一大企业的推动。 笔者以为,表面上看,双模小灵通的市场机会得益于政策对于移动通讯资费的控制。而造成双模小灵通灰色潜行的原因也是信息产业部政策的限制。因此,双模小灵通的发展命运,在根本上受制于政策的变动。 无论政策是倾向于放开移动资费市场,还是放开双模小灵通业务,都要面临市场和政策的双重考验。而这一切,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无法抗衡和拉动,必须要着眼全行业的利益。 厂家态度不同 尽管中兴通讯方面认为,中国应该把小灵通作为固定和移动融合的突破点。而这种突破口就在于,让小灵通固话漫游,演变成为一种介于固话与移动之间的新产品。 现实却是,从2003年双模小灵通开始面市,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的缓慢发展,一度凭借其资费便宜有望替代手机。但随后的政策和运营商利益纠纷一度让双模小灵通受到挤压,运营商的被动潜行在双模小灵通在全国主流通讯市场消失,只有少量在私下流通。 作为国内最大的小灵通生产企业,长期占据小灵通市场主导市场份额的UT斯达康,只在两年前推出过少数几款双模产品后,今年以来再也没向国内市场推出这类产品。另一家双模小灵通的生产厂家,宇龙也反应谨慎。宇龙方面表示,虽然拥有双模技术,但由于政策原因,一直没有大批量生产。 双模小灵通企业最担心的不是市场接受能力,亦不是技术适用性,而是来自于政策的限制。而笔者从信息产业部了解到的消息显示,其还没有任何要放开双模小灵通市场的政策和举动。但是,对于一些企业在一些区域开展的技术性测试并未禁止。 作为我国通讯业的领头羊,中兴一改往年对小灵通市场的低调,在今年大张旗鼓的推出双模小灵通产品,并利用其与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合作关系,单边强势拉动其市场销售。 在这种强势的背后,是中兴从市场和技术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中国市场的小灵通用户群庞大,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小灵通的双模化从技术角度很容易解决,不会造成对现有运营商网络升级和不兼容。唯独,中兴忽视了政策的屏蔽,而其发展的最大短腿也在于政策的不明朗。 命运维系政策 实际上,自信息产业部将小灵通定义为“固网的延伸和补充”后,小灵通的漫游功能以及双模小灵通出现一直被认为是在政策“灰色地带”潜行。相关产品也一直在利益各方的心照不宣下被生产制造和销售。 眼下,中兴通讯的双模产品就获得了不少省市运营商的认可,并签订了大量的产品采购订单。但是,对于这种双模小灵通产品,其在市场出现的身份,只能是PHS功能的小灵通,而非GSM功能的移动电话。 中兴通讯林强介绍,中兴双模小灵通拿到了3C认证、固网联盟入网证、无线电委员会的入网证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的“GSM/PHS双模数字移动电话认证”,唯独在申请GSM入网证时碰壁,原因是“具有PHS功能的GSM手机目前没有标准,不予受理。 对此,笔者认为,中兴的双模小灵通之所以被各地运营商大批量采购,其根本还是作为普通小灵通看待,在操作上也不会公开宣称其双模功能,这种双模的卖点只会在终端卖场私下被包装和宣传。实际上,运营商和中兴通讯都打了政策的擦边球。 由于我国现阶段,政府对市场监控体系职能不完善,只要运营商不举报、实现与厂家的利益共享,那么双模小灵通就会最大可能的在一定市场和区域上使用。而中兴双模小灵通的聪明之处在于,其兼顾了固定和移动运营商多个群体的利益。 但是,对于采购中兴双模小灵通产品的诸多运营商,对于此事并不愿意多谈,只是表示“政策上是写明了的,我们也会保持高度关注”。如此看来,无论是中兴,还是双模、多模小灵通,其今后的命运和发展还得维系于政策的走势。市场要素在这个产品上已经被退居次要位置。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swjian@12.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