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化的障碍 三度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撰写的 《世界是平的》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世界是平的这一辽阔景象仿佛在我国企业家的心中激起了许多纵马驰骋、快意天涯的豪情。可是,君不见:浩浩夫!平沙无垠,地阔天长,不知归路,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在世界级平台上的竞争,我们有几位凯旋的勇士? 张瑞敏先生将“走出去”分为三步,叫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就是到国外进入它的主流市场,走进去就是进入主流市场的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走上去就是成为当地的主流品牌。作为国内企业国际化的领跑者,海尔至今仍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到底什么是我们国际化的障碍?年底当一家知名财经杂志对几百位企业家提出这一问题时,我猜想,最可能的答案也许是品牌?渠道?技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企业家们一致认为,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管理和人才”。细细一想,似乎这正是问题的根本,企业家们触到了问题的实质。但是再深一想,又觉得不理解,对于这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怎么会缺少管理,又怎么会缺少人才?他们缺少的是怎样的管理,又是怎样的人才? 一、 可被成功复制的管理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多国公司管理的困难在于他既要管理公司内部的复杂性,又要管理公司外部环境的多样性。一个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企业,要实现国际化,他的管理模式必需要能够被成功复制、被认同,这是对我国企业最大的考验。所以联想CEO阿梅里奥认为联想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将中国本土已获成功的“交易型客户模式”(重点在中小企业)快速移向海外。 可被成功复制的管理,首先应该是尊重不同文化的管理。海尔每天都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表现不佳的员工要在集体面前检讨,这是海尔的管理制度,也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重点内容。在美国设立工厂以后,爱面子的美国员工对当众检讨不能接受,于是,美国的管理人员就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法,给表现不佳的员工发一个玩具小熊,以美国人的方式提醒员工工作需要改进,保证了工作质量的不断完善。 其次,要讲究科学有计划的管理。据说,李东生先生有一次到欧洲,想召开一个高层管理人员的会议,却被告知是休息日,无法通知。这与国内高层管理者24小时围着老板转的管理方式完全不一样,管理的计划性、决策的规范性要求很高。冲锋队员、救火队员式的管理是很难被复制的。 第三,要注重细节标准化的管理。南京有一家餐馆,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交流中心附近,店面不大,可是很多外国朋友去那里就餐,就是因为餐馆的老板特别注重细节,特别是卫生条件、选料、服务几方面,许多外国朋友到灶台去参观了以后,非常满意,主动向自己周边的朋友推荐,知名度越来越高,还上了国际旅游手册。注重细节的管理往往会使企业积累许多别人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将这些细节标准化,是管理成功复制的基础,也是国际上许多跨国公司成功的关键。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