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手机有毒吗?

手机有毒吗?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12-18, 作者: 王宝钧, 访问人数: 2136


  手机吃掉你的健康,这话就像天方夜谭的故事。但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以绿色GDP开始考核的环境下,就发生在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手机制造车间里。

  随着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手机工厂出现9名工人,因在手机生产中直接接触有毒物质而中毒,其中1名怀孕女工因中毒而堕胎。在这份由荷兰跨国公司研究中心SOMO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LG这全球前5大手机制造商的手机车间普遍存在问题。这5大手机制造商发生问题的制造厂主要在泰国、中国菲律宾和印度的工厂中。

  在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生存环境的时代,电子产品的污染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当人更关注终端产品安全因素的同时,制造商生产环节的环境安全因素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关“手机有毒物质”的相关信息约有321000条,该信息足见手机有毒物质的使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随着科技的开速发展,人们正在尝试着用毒素含量更低的物质替代有毒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但任何物质的替代就像牌的两面,利弊总是并存在自然世界之中。

  由摩托罗拉们引发的这次生产环节的“毒素门”事件,引发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安全吗?

  这个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是,对摩托罗拉们这种跨国巨头来说,在生产制造环节应该有严格的质量、环境综合管理体系,而且早就通过ISO14000的体系验证并实施。其对各级供应商也应该有严格的审核标准,在这种严格的标准体系下,为何还会发生这类事情?

  二是,在跨国公司重组全球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向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制造基地的转移过程中,逃避了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严格制裁,就像这次全球前5大手机巨头以这次全球前5大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LG出现的问题来说,问题集中在中国、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和环境的歧视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电子产品污染事件案,2005年12月在北京的惠普中国总部,因惠普使用溴化阻燃剂和聚氯乙烯等有毒物质就曾经引发相关人士的抗议,此时最后也不了了之。而在当时,LG电子、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索尼、索尼爱立信已经承诺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

  三是在全球都更加重视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上,中国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更加不容乐,特别是我们该给子孙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环境的长期发展战略下,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基地生产环境的监管,不仅事关当代人的生存环境,更是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

  四是由生产制造环节的环境安全引发的产品使用安全问题。以目前的手机产品来说,在各个厂商的产品安全说明上,并未对其产品在有毒物质的使用替代上进行相关的安全提示。以手机电池来说,美国政府和加利福尼亚环境保护机构进行的试验表明,旧手机的一块电池里的镉就能够严重污染6万升的水,而这些水可以装满3个奥运会的标准游泳池。新手机电池正在淘汰镉的使用,但里面仍有许多有毒物质,比如铅,它会对人的免疫系统、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配线板和塑料配件上的溴化物也会引发癌症、肝脏损害以及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问题。 其中对铅的危害并未进行明确的安全提示和指引。

  对于手机这种电子产品来说,人们都知道,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使用和应用一些“有毒”器件,这种带有毒素的器件,尽管已经被制造商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些带有毒素的不同器件,在不同的场景使用过程中,以及由这些不同的场景外界因素引发的“毒素”内部的化学反应,是否能够引发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上,任何物质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及引起这种质变的诱因。而对于一些有毒物质在使用环境中的不同场景的要求,也许会使这种毒素产生化学裂变,对人体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手机安全吗?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杀手,一种明火执仗的强盗,当然最终强盗杀人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有一种隐形的杀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形杀手,这种杀手在无意之中将人们杀死,而人们还带着感激的心情,感谢那些无形杀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此前手机辐射问题尚在无定论,这次由摩托罗拉们在生产制造环节的有毒物质环境引发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生存环境,和对员工基本人权的保障等问题,还有牵扯到数亿使用手机产品的消费者人身安全的问题。

  人们长期使用这些带有“毒素”的产品,在不同场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变化,是否会最终由量变引发质变,

  当然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但是最起码的信息知情权的告知,应该谁来发布,谁来监督,监督的程序,等等,在技术快速变化的时代,推动产品应用升级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和信息对称显得更加重要。

  在此次手机制造商的上游供应商引发的工作环境的有害毒素对员工的伤害,是否会造成在产品使用中的有害,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应该有个明确的说法。尽管现代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但在一些高科技产品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身这些产品就使用了有毒物质,其安全程度厂商肯定会控制在一个安全系数之内,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如何化解人么由此带来的担心,不仅仅是厂商的责任,更是监管部门体现人性化关怀的责任和义务。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bmi@vip.sin.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手机进入薄利时代 摩托罗拉如何突破求变 (2004-02-02, 经济观察报,作者:王志强)
*摩托罗拉的软肋与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 (2003-08-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潘智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