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管理文化的未来 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中国管理文化未来的思考。作为一名海归,也聆听了王先生关于《海归的未来》的精彩演讲。现在,我就把对西方的管理文化和中国的管理文化的理解进行相关阐述。在上午做出精彩发言的两家咨询公司的总裁--李肃先生、王璞先生,均对中国的管理模式提出很多非常好的论点。铭远作为国内一家本土咨询公司,在过去五年多的咨询实践过程中,也深刻体会了中西方管理文化之间的差异。 我今天讨论的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化对企业管理现状的影响;第二部分是中国企业未来20年的趋势和挑战;第三部分是中国企业如何塑造适应中国未来的管理文化。 第一部分:中国文化对企业管理现状的影响 实际上今天上午很多专家都提出了一些相同观点,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与西方历史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在大约相同的时期里--2500年之前(包括今天上午姜总谈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产生了宗教,以及宗教对一系列行为产生的诸多影响。 事实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起源非常相似。在中国管理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中,与西方的管理文化既有相似阶段,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2500年之前,中国先出现了文王的周易,其后影响了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实际上他们是有一层师生关系,老子和孔子从周易中传承了很多内容。而在西方的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三位对西方文化有着根深蒂固影响的哲学家,分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位基本上也是一种师生的关系。但各自也形成了不同学派,就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最终走向唯心和崇尚自然科学的两种不同哲学的学派。中国的道家和儒家虽说有很多相似的观点,比如《论语》和《老子》有很多非常接近的内容,但这两个学说对中国两千年的管理体系却有着不同的影响。儒家更多强调的是国家政治体系,包括组织体系,主导的是一种刚性文化,道家则主导的是一种柔性文化,流行于民间与儒家文化进行互补。道家和儒家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主要是人文科学的影响,二者并没有传承太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相反,西方包括古希腊的文化中却有很多自然科学成分,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几何学。这种崇尚科学的心理对未来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几百年之后,罗马帝国建立时期,以一种罗马共和制的方式来统治强大的罗马以及整个欧洲。同一世纪,中国的秦始皇用法家和儒家的方式治理中国,而汉武帝在秦的基础上开始更多地宣扬儒家文化,独尊儒术。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管理体系的基础。从独尊儒术和罗马共和,中西方文化的渊源与随后产生的影响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之后经过大约一千年,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中世纪之后的人们在统一的宗教影响下,开始了艺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复兴。但同一时期,中国的程朱理学却将儒家文化推向了另一个高潮,这也影响到中国不仅没有出现工业革命,而出现了明和清这样一个非常集权式的中央管理体系。到1750年西方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90年之后英美人从科技上远远超越了中国,并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人才觉醒,才开始洋务运动,包括后来的五四运动,以及新中国的建立。 实际上在整个2500年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方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方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化时代、以及近一百年的现代化时代,而我们的工业时代发展晚于西方,我们整个工业化的时代只有一百多年,而西方有四百多年。西方现代化的时代有一百年,我们只有20年,虽然我们走了跟西方接近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但事实上,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 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谈企业管理,可以说,中国的企业管理或者说中国式的管理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里,我们还有着不同区域文化所形成的亚文化,比如晋商文化,江浙的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以及关东文化,或者西北文化,事实上不同的区域文化也造就了中国目前不同的管理风格。首先来看山东的企业,像海尔、海信可以说做的非常大,用一种非常集权的方式来管理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者集体型的企业。江浙的企业虽然数量很多,发展的也很好,但是超大规模的企业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是做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的模式。内蒙和新疆的企业做的也很大,发展速度也相当快,靠速度和资本来推动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作为一家咨询公司,我们在为不同区域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时,感受到非常强烈的区域文化,这种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有着相当强的影响。当然西方的文化也不是完全相同,比如说法国人和德国人想法完全不一样,德国人和英国人想法又不一样,英国人和美国人想法也不一样,所以在整个西方文化里面也有着不同的亚文化。从文化管理的基础上来讲,文化的不同会影响管理现状的不同。 另一方面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以及现代产生企业的特征。从目前看,50年代产生的企业仍然把握着国家主要的经济命脉,我国的电信也好,铁路也好,航空也好,仍然支撑着中国主要的经济命脉。这批中国传统的企业——新中国第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未来仍然会有发扬壮大的机会,当然也正在借鉴一些西方的管理模式。而从80年代开始产生的民营企业,包括家族企业,他们在灵活性方面发挥着非常好的特例。同时期以合资、独资方式出现的跨国企业在中国企业发展历程中也展现了新一轮不同的文化。90年代新型国企迅速成长起来之后,保留了非常好的国企文化,比如说集体文化、团队精神,这些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在很多领域占据了非常好的资源。看一下新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企业主体,实际上他们主导了不同的企业管理文化。我们在为传统国企、新型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服务的时候,也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内部管理文化。 第三方面上午很多专家都提到过,在中国,我们在家庭式的传承和社会的影响下,强调人和,强调中庸,强调群体至上。浓厚的家庭观念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从家庭开始,到社会,到工作单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近一百年,尤其是近50年,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西方式的教育,在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我们崇尚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思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是在补西方的课,补西方的自然科学主导的工业化阶段的这个课。到目前为止,事实上到了90年代后期,包括艺术、管理、人文科学、法律方面,我们才感受到人文方面的影响非常滞后,也影响着中国下一步进程的发展。 作为中国当代的管理人、经理人,在中式家庭的理念和西式现代课堂的教育影响下,在管理自己企业的时候,实际上表现出来的管理手段和途径既非中式也非西式。应该说中国的管理人有时会很迷惑,我们是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好,还是中国式的管理对中国企业更加有效?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碰撞,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明晰的结论性内容。过去的十年、二十年间,西方人突然觉得中国人的经济是一个奇迹,但是奇迹的原动力是什么?只是因为发展时间的差距吗?只是因为我们原来的基础薄弱,经过一段时间后加快了速度追赶上来了吗?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基础也很薄弱,却为什么没有像中国这样快速的追赶上来?中国的经济奇迹是什么?跟中国的文化有没有关系?我想这也是很多中国经济学家和西方经济学家正努力探究的问题。 刚才是从文化的渊源、企业的性质、经理人管理的特征来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目前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还没有完全被塑造成型的中国式的管理方式。了解现状之后我们再来思考未来,从目前奠定的现状之下思考,20年之后中国会如何发展?2026年的时候中国会是什么情景?我们用一种做战略咨询惯用的方式思考,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我们再想如何从2006到2026,这20年应该做哪些事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