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中国银行无品牌 银行业的基层经营现状 王阿姨是退休人员,每天和老伴过着平静而且规律的生活。其中每月月初到附近的银行去打印、查询自己和老伴上个月的工资是例行公事。由于正好是礼拜六,因此,到银行去存钱、取钱的人特别多。王阿姨每次都要排20~30分钟的时间,由于人员繁杂,拥挤,因此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因此,尽管王阿姨已经63岁了,而且腿脚并不好,但是为了尽快的取到钱,她只能耐心的等待,每次回到家,王阿姨的老伴都感到十分的心疼。但是由于在居民区附近银行本来就不多,因此适逢节假日,银行不可避免就成了“等候行”。 象这样的事情,到互联网上搜一下,在全国范围看实在算是九牛一毛。而且更严重的是不少有过银行存取钱过程体验的顾客,有很大一部分是给银行的服务投了不满意票的。让一些银行的行长们头痛的是虽然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改进,但是顾客仍然对服务的满意度那么低,而且伴随外资银行进入内地,很多人对内地银行幸灾乐祸的心理越来越高涨,由于对外资银行的服务憧憬,对内地银行的服务抱怨也越来越强烈了。 中国银行无品牌? 面对入世5年后的今天,马上就越过12月11日的对外资完全开放的大限,中国银行业似乎开始对自己的品牌战略和品牌提升感到格外的得意,因为,在两年之内,外资要全面跟内地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竞争似乎都不太现实。外资银行最大的劣势在于网点的缺少和顾客群体的匮乏。但是,面对国外成熟的银行业和银行品牌的强势介入,客观的分析国内的银行业现状,恐怕真的是中国银行无品牌的结论了! 1、 处于国家垄断地位,并未参与充分的市场竞争 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内的4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少区域和全国范围由于具备资金,政策、网点和汇兑的优势,而且总体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垄断地位,因此四大家族基本上不需要过多的参与市场竞争就可以实现较好经营目标。在之前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无论对于储户还是资金需求者而言,在内地,银行资源尚属于稀缺资源,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在80年代之后出现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战略,是基于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出现的营销提升甚而突破。因此,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品牌的基本原理,在现阶段情况下,中国银行业没有品牌是自然而然的了。 2、 银行的国家所有制,缺少倒闭风险或市场退出机制 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只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发生作用,这样优胜者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胜出而当之无愧成为品牌,而失败者则被市场所淘汰。在美国如果在路上问一个人,花旗银行会不会倒闭?别人会告诉你,会的。如果在中国你问走在路上的人,工商银行会不会倒闭?别人会说你有毛病。这就是两种银行的经营背景,在中国很多银行是国有的,它的最大股东是国家,如果银行会倒闭,除非是国家基础不存在了。因此,没有倒闭风险和市场推出机制是中国银行业没有品牌的第二例证。 3、 价值定位雷同,没有基于差异化的品牌 品牌是什么?是价值的差异,正如可口可乐的核心是“爽由自己”,而百事则以“渴望无限”为核心诉求,我们再来看看中国银行们的品牌价值定位吧—— 中国建设银行——建设现代生活;(现在是现代,建设的不是现代生活难道还是近代生活?) 中国农业银行——伴你成长;(跟建设现代生活有什么区别?建设之后应该也是成长吧?) 中国工商银行——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哪家银行不信赖你又把钱存进去?傻瓜) 中国银行——全球服务;(服务全球跟我存钱有什么关系?) 交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提升城市生活(跟建设现代生活有何不同?) 浦东发展银行——助你发展(跟农业银行的伴你成长有什么不同吗?看不出) 雷同的品牌价值定位,后果只能是在顾客印象当中留下千篇一律的认知了。既然没有个性,又何来品牌呢?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