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雪:低价天空下的阳春白雪 靠低价PK市场份额的H省啤酒行业现状 H省是位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人口大省,2005年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从而一跃成为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并肩的全国经济强省。由于H省总人口居全国之首。从这点看,它很象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GDP较低,与上述省份相比,还谈不上富裕。却是食品、饮料等生活快消品最适宜的制造与消费场所。 H省内分布着大小几十家年产5万千升左右的小型啤酒酿造厂,它们坚定的固守着各自的区域,顽强的屏敝着对手的进攻。地方保护是它们的杀手锏;超低价格是它们的秘密武器;零售价10元―14元/包;1元―2元/瓶是它们的主流价格;简单、粗糙的塑膜包装是它们的主要形象。除了个别企业,它们中的大部分从来不想甚至也不愿去扩充地盘,拓展市场,但也不容许任何同行侵占自己的领地。 号称经营三、四级市场沉默冠军的J啤,是它们中为数不多的依靠低成本扩张策略取得成功,并快速走向外埠乃至全国市场的企业,正是由于J啤在H省内的根据地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带动形成了行业持续多年的低价竞争现状。在J啤的低成本、低价格扩张过程中,这些地方企业非但没有死亡,反倒在诸如政府税收减负、行政干预等地方保护措施下,有实力与J啤玩起了低价PK。最终在让出了一部分三、四级市场的同时,也保住了自己的一部分核心市场。就这样,在一场场不分输赢的战争中,双方此消彼长的为自己找回了体面,接下来的促销消耗战,更象是送给分销商的一份份厚礼,大家全然忘却了为此付出的巨大利润代价。 从J啤在H省内从南到北的三个生产基地,便可窥其在本土市场的扩张实力与市场地位。位于南部和中部的两个分厂,是它低成本、低价格扩张的得意作品。依靠它们的成功模式,J啤先后在贵州、山西、广东等地建厂并复制成功。地处北部省会市场的生产基地,是J啤独一无二的稀有地理资源优势,依托这一优势J啤开发了多款中高端产品,为其对外扩张提供较为充足的利润资金来源。 相比与J啤同城的另外一家啤酒企业A啤,则要谨慎许多,由于同样位于省会,A啤多年来充分挖掘省会市场的消费潜力,在中高端产品的开发上不遗余力,在对外扩张上仅仅在省内建了一个外埠生产基地,是J啤最大的竞争对手。 倒是地处H省内最北端的Y啤,在个性上极象J啤,同样采取低成本、低价格的扩张策略,相继在省内和邻近的山西建了两个分厂。在三、四级市场与J啤展开多轮价格拼杀。 不知是慑于H省的诸候割据、无从下手,还是无奈于这种低价横行、利润稀薄的行业现状。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兼并、收购行为的青啤、燕京、雪花三大巨头,包括一些国际啤酒巨头,都踌躇不前。岂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在H省出手。迫于物流成本压力,它们仅仅在省会市场、二级市场投放零售价40元―70元/箱, 6元―12元/瓶的几款高端产品。控制着一、二级市场的超级终端和娱乐夜场、A类餐饮店,其渠道链最多延伸到三级市场的名烟名酒店。象青啤也只是在省会市场组建了自己的分公司,精细化的构建、管理渠道网络,更加贴近的服务、维护终端客户。鲜为发现其在三、四级市场有业务人员,基本上是自然流通、自然销售。 以青啤为首的三巨头与J啤为首的众多地方小企业之间,倒也相安无事。一个是代表着6元以上的高端产品,另一个是集结了2元以下的低端产品。从渠道结构、价格策略上看也毫无冲突。有意思的是,为了屏敝对手,在封杀终端时, 青啤与J啤有时会联合买店,排斥竞品进入。甚至封闭渠道时也默许分销商捆绑销售互相的产品,从而对其它竞品说不。 难道H省的啤酒格局真如刘春雄撰文指出的:要么美国式的一统天下,要么德国式的诸侯割据?如果这种诸侯割据的局面永远保持下去,除了低价拼杀,还有没有其它的扩张、发展之路? 所幸的是,2005年伊始,它们中间终于出现了一个觉醒者。这家同样来自H省南部的地方啤酒企业,率先发现了2元―5元之间巨大的市场缝隙,提出了箱装啤酒的概念。用3元―4元的价格,给出了中档啤酒的定位。并给它起了一个远离产地背书的名字―维雪。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低价阴霾笼罩下的H省啤酒天空,下起了一场价格革命的阳春白雪。 用品牌支撑起的高价突围之路 一、产品定位: 为了尽快给消费者导入清晰明确、识别简约的产品理念,维雪下决心摒弃自己赖以生存并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产地品牌―鸡公山。采用了一个不带任何地缘文化印记的名字―维雪。显示出要做大品牌的决心和魄力。即使保留下的竞争产品鸡公山,也坚决抛弃10元/包以下的品种,靠品质与品牌竞争的脉象已初露峥嵘。 在产品的组合上,上市两年来,维雪只推出两支单品,即渠道终端价30元/箱以下,零售价3元―5元/瓶的中档箱装维雪,和渠道终端价50元/箱以下,零售价6元―10元/瓶的高档箱装维雪。基本上避免了与众多区域强势品牌的正面冲突,不至于受到对方的极力屏敝。同时又不会让人产生与一线品牌竞争的嫌疑。 有了精美的包装,精准的定位,好听的名字。怎么让它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情感的纽带呢?经过数次头脑风暴“聚饮”的概念渐渐清晰起来,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当大家都在叫卖“绿色、健康、激情、成长”等形而上的概念时,有谁会想到踏踏实实的坐下来,与亲朋好友痛痛快快的喝两杯,是不是更现实一点,亲近一点呢?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加大,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日渐减少。而“聚餐、聚饮”是唯一能让他们坐下来的理由了。于是“欢聚时刻,怎能没有维雪”最终成为维雪与消费者联系、沟通的精神纽带。 二、 从品质到品牌 有了精准的定位,只是给产品找到了一个生存的空间。产品能否在这个空间成长、长大,品质是第一位的。 据权威专家透露,啤酒的酿造工艺并不复杂,其口感主要取决于原料等级及水源等级。维雪的主产地位于H省南部的大别山脉,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拥有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地―南湾湖。更有非常适合啤酒发酵的亚热带温湿气候。全国独创并获取独家专利的纯小麦芽酿造工艺技术。 啤酒的麦芽度和酒精度是决定啤酒口感的又一决定因素。H省地域辽阔,每个区域由于水质的不同对啤酒的口感要求也不同,比如靠近黄河流域的北方区域,由于受土地盐碱影响,水质较重,用这样的水酿造啤酒,其麦芽度、酒精度就需要略高一点,以压制水质带来的口感不适。而靠近淮河流域的南方区域,因其水质中性,麦芽度、酒精度就不需要太高。面对当前业界普遍流行的高档酒、高度数的现状,维雪也曾在9º―11º之间犹豫徘徊了一段时间。最后是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全世界的成功给了他们重要的启示。 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都有工厂,但无论当地的水质如何千差万别,都必须统一使用美国总部的浓缩可乐原浆,不管是欧洲,亚洲,非洲,无论是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都接受了它。这说明,消费者有时已经不是在消费产品,而是在消费一种文化,一个概念,一个符号,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消费者不是用来迁就的,而是用来引导的。为使将来的产品更符合H省消费者的口味,维雪做了上千次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口感测试,组织了权威的专家评审团,依托当地优质天然水源最终酿造出清爽淡雅、口感绵长的9°维雪啤酒。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2005年维雪甫一上市,就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缺乏强力媒体广告支撑的前提下,完成首轮铺货后,仅靠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就达到了极高的回饮率,并带动终端高频次的回货率。这在低价横行的H省啤酒市场简直是个奇迹。 维雪用优良的品质带动消费者自觉的口碑传颂,用高品质确保高价格,暗合了消费者高价格、高品质的消费心理。潜移默化的一点点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不知不觉中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