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人能改变CRT走向没落的命运” 2007年2月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就中国CRT企业近日统一停产20天一事,对本人进行了书面采访。在我看来,这次停产事件是全球CRT电视产业走向没落的一个阶段性表现,未来这样不定期的停产、限产事件还会不断发生,通过若干次停产、限产,最终走向CRT时代的全面结束,对此,CRT企业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告诫中国的CRT企业,千万不要犯柯达的错误:在数码时代到来的时候,想转身都没有机会。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中国经营报:对于彩管业停产一事,您有什么看法,在您看来,彩管业停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刘步尘:准确说不叫停产,应该叫限产。 在我看来,彩管企业限产是必然的,依照目前全球平板电视迅速兴起这个趋势,未来彩管企业将逐步由限产走向最终停产。 在彩电销售最旺盛的时候限产,说明一个问题:整机生产厂家对CRT显像管的需求不旺盛,而整机厂家需求不旺盛又是市场销售不旺盛的表现。因此,彩管限产实际上反映出CRT电视销售走低这个事实。彩管限产的目的很明显:第一,通过限产避免造成大量库存占用资金;第二,通过限产调整供求关系,争取和整机厂家谈判更大的价格空间。 中国经营报:彩管业的停产,会否对整机行业的正常生产与采购产生影响?还是影响不会很大? 刘步尘:估计20天的限产不会改变业已存在的显像管供求关系,不会对下游整机厂家带来明显影响。 中国经营报:目前彩管业的行业状况是怎样的,供需是否处于失衡状态?情况严重吗?彩管价格是否在持续走低?企业是否已经全线亏损? 刘步尘: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全部从彩管行业退出去了,彩管生产基本上局限于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外国企业已经不看好这一块的发展前景。 限产就是供求关系失衡的表现,准确说是供大于求的表现。随着CRT电视销量越来越少,显像管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因此,我预测这种限产今后还会不断发生。 这几年,显像管价格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层面,价格走低趋势并不明显,未来继续走低的可能性也不大。生产企业主要通过限产来调节供求关系。 中国经营报:您认为停产是一个理性的决策吗?能否借停产达到彩管企业想要的目的? 刘步尘:彩管限产既有生产企业主动而为的成分,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在CRT电视全球走低的达势下,显像管减产是必然的选择,这叫树欲静而风不止,不减产也不行。 中国经营报:据您预测,彩管业几大厂商能否真正将停产20天的决议执行下去?会不会出现家电业常常发生的那种突然有人“反水”的状况?如果出现了这种状况,又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 刘步尘:目前,彩管行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彩管需求量减少不是哪一家企业的事情,是所有彩管企业共同的问题。因此,在共同利益面前,我认为彩管企业会执行这一决议的,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在目前情况下,不限产也许只能造成企业更大的库存,占用更多的资金,对生产企业并没有什么好处。 中国经营报:我看到一些资料,提到此前1999年和2001年彩管业也曾两次停产,但说的并不详细,不知您对这一历史是否了解,能否具体讲讲当时的情况?——当时是为什么会停产,目的是什么,最终结果是怎样的,是否达到了目的,几大企业是否确实一致行动,攻守同行? 刘步尘:彩管企业统一减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限产和上两次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就是通过限产向下游整机厂家施压,维护行业利益;不同的一面,是这次限产发生在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而上两次是CRT电视鼎盛时代发生的,当时还不存在产品转型的压力问题。 中国经营报:您对彩管企业有什么建言? 刘步尘:限产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对于目前的彩管企业来说,如何顺应潮流实现产业战略转型,才是必须思考并给出答案的深层次问题。在这方面,彩虹已经开始探索并有所行动,我认为是件很好的事情。彩管企业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平板电视最终取代CRT电视,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大趋势,只是这个过程长与短的问题。面对产业发展趋势,转型失败已经有案例在先,比如柯达,为了维护胶片摄影的行业利益,极力反对数码技术的应用,结果导致柯达的行业地位一落千丈。希望中国的彩管企业不要做“柯达第二”。 作者系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联系电话:037169352860、13523033066,电子邮件: liubc2007@vip.sin.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