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广告休谈创意 中国的很多广告因为制作不精良,内容过于简单,创意过于弱智而受到过很多看客的抨击。笔者也曾经作过看客,当然那是在看过国外的一些经典广告之后。 不过最近的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下广告的问题了。比如胡师父的锅和排油茶的郭,在这里我们且不论产品如何,就看广告,其实还是成功的,毕竟购买者的数量大为增加。但是我国的很多企业,很多创意人愿意用这种访谈的形式,愿意杜撰出来一些专家,愿意假冒比如“艺术人生”的一些场景。这说明这样做很有市场,因为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不都是傻子,或者说这就是中国广告的大环境。 现象折射问题 广告法规有问题,广告审核有问题,广告制作有问题,代言人的心态有问题。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就是广告大环境的问题。 1.媒介细分但是广告没有细分 目前媒体很多,媒介很多,能够发布广告的地方很多,有争议的区域也很多。比如说公交车广告,很有人认为是在利用公共资源牟利,而且广告的内容多为性问题,影响了公共利益。这是很严重的。其实医院大可不必去掏这份挨骂的钱,反正挨骂已经挨了。而且谁也不会因为看了你的广告去做RL,在网络发布可能更符合想去做的人的心态。这毕竟是一个私人的事情。 而一些超市、培训机构、文具倒是很应该考虑在公交车上做广告。用时髦的话讲,这是一个蓝海。 我觉得广告商也好,广告主也好,广告制作人也好。广告的发布应该动动起码的脑子,什么样的媒介发布什么行业广告,用哪种模式,出什么创意。——这都是值得加强的。不要花钱做无用功,不是很多人都在喊降低成本么?真正要降低成本的时候反而粗放得不屑一顾了。 2.广告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并无矛盾 有的时候,一些得奖的广告不产生效果。一些有效的广告内容不佳。难道这是因为国内受众普遍的低智商么?还是因为得奖不舍得用呢? 其实都不是。举一个例子,从A点到S点有三条路线,路线一是用大价钱,高重复率来达到效果;线路二是创意和制作精良,但是不被“没文化”广告主认可,几乎不露面,制作人就不愿意再给广告主好的创意,于是没有到达S点;线路三是既有创意,又有一定得播出频次,可以很顺畅地从A点到S点,但是还没有人走。 所以我说,广告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没有矛盾,结合也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人。 中国广告阶段论 中国广告处于哪个阶段?这是很多人乐于探讨的。而且很乐于套用一些营销的阶段或者学科的阶段来说明广告的阶段论。 我们来看3.15曝光的名牌,很多的广告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产品本身就有问题,而且企业的决策人本还是有问题,不去改进产品,反而希望通过广告把次品包装成优品。芝华士的人生不就是显赫的例子么?运用了很多元素,品牌内涵表述明确。但是产品本身却是假的。 如果一定要把广告定个论断,不如看看中国的整个商业环境,企业层次吧。 广告公司的哀伤 广告公司有一个职务,是专门在广告设计出来之后和企业沟通的。但是很多沟通都失败了。 而且相对于本土广告公司,很多人都更为信奉国际广告公司。很多国外的广告公司也确实有很多务实和标准的流程。但是对于文化的感悟和创意的和设计,我想本土和国际的差别并不大,只不过很多企业不信任本土广告企业,很多本土广告企业也存在着欺骗性。 广告公司成曾经说,创意是作出来了,但是客户不用啊,你做得越俗,越简单成交率越高。 我们细细品品,广告部是一个花钱得部门,油水大的部门。企业得广告部也就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但是任命的这个人未必专业;而且很多老总要亲自看广告,但是他们也不专业,很容易把广告看得表面化,浅薄化。 双方也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所谓的沟通上面,如果在这几年还这个局面还撑得下去,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觉得好景不长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timelau@sin.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