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企业营销战略制定的三大误区 有人将2006年称为医药市场的“风暴年”。在国内的营销领域来看,主要有3件大事,一是价格,明码标价,第18次降价;二是购销,挂网采购,医药采购回扣专项整治;三是一药多名。中国的医药企业正面临大变革、大分化,强势企业会越来越强,弱势企业会最终被淘汰出局。未来几年的营销战可以说决定了许多医药企业的生死。 笔者从事医药行业的营销多年,先后在大型国企和跨国外企做销售和策划,在圈内的许多朋友都在思考:几千家医药企业该怎么办?有人说,产品的蓝海是最终解决之道,可是以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的研发基础、实力,短时间内到达产品的蓝海谈何容易?其实,国内企业更需要的是面对目前的营销战,尤其需要解决的是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不是老大胜似老大”――定位不清 不知道为什么,国内的营销企业一谈到营销,,十家有九家都会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为目标,第一反应就是研究一下自己,然后就分析自己的力量,分析产品,销售人员,价格,销售渠道。然后抱怨成本太高,或者销售人员素质太差,或者价格太高,或者销售渠道不畅。于是,不惜牺牲质量来获得低成本,或者希望以较低收入和较少支持得到高素质人才努力工作,或者拼价格以获得单子,或者产品由谁来代理都行,良莠不分。很少仔细研究过行业竞争对手,更别说行业间竞争对手了。说不清对手的成本构成,销售力量的构成分配,价格体系和销售渠道。其实,如果不是行业公认的老大,那首先应该研究的是竞争对手。比如说,如果竞争对手主要是外资企业,勿须遮遮掩掩,不妨就直接宣传:我们的产品是仿制药,但我们是国产,我们价廉。外资原研企业抓高端客户,我们就抓低端客户。他们抓中心城市,我们就抓中小城市。他们抓大型医院,我们就抓中小医院。市场并不认可激情,只有通过研究对手,承认自己真正的市场位置才能找到市场的蓝海,生存下来。但我们的战略也并非是消极逃避,如果遇到同样差不多的国内企业,我们又该怎么办?这就要采用品牌战略。 误区二:“产品线长而全”——品牌模糊,四面出击 其实,这也是国内企业老大病在产品策略方面的表现。国内的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却覆盖心血管、抗生素以至肿瘤,糖尿病等等。如果大多数医生和消费者不能用一两个词明确地说出品牌的意义,如“北方最大的肿瘤药品企业”,“国内最好的儿科药生产企业”等等,这样的品牌就有问题。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在顾客头脑中建立品牌概念。谁首先占领顾客的头脑,谁就成功了一大半。如何建立品牌优势?首先,与主要竞争对手比较,选择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点,如某一类药,某一种药等,甚至是某些独特的买点,“藏药”、“地道药”等等。第二步就是收缩产品线,分析的产品线中所有的对手,找到对手防守相对最薄弱的狭长产品地带作为突击点,我国人多地广,没有一家企业能完完全全占领所有消费者的头脑,总有一些地域,一定区分的消费者不认可,这些区域,这些人就是重点。第三步应该集中全部力量,全力出击,建立根据地。第四步就是巩固品牌,慎重外延。品牌的建立过程需要的是营销创新。 误区三:“营销跟风”——缺乏创新 营销政策制定者,只知道跟风或者依靠想象,今年觉得学术促销不错,就组织一帮人四处找专家,讲课,论文,开会,明年听说“第三终端”不错就组织一班人下农村搞点对点促销。创新,人人知道,每个人都在谈,如何做到创新?营销创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简单一点,还是从对手出发,田忌赛马,知道对手有上中下三匹马,用自己的上马对对手的中马,中马对下马,下马对上马取得2比1的胜利就是一种创新。当然如果知道的上马连对手的下马也比不过,那么趁早退却也是一种营销创新。其实,对中国这样地广、人多、经济、区域文化差别都很多的市场来讲,没有一家或几家企业能“一统江湖”,众多企业只要用心去发现,总有适合自己的根据地。总之,营销创新的关键点还是对手。 回顾过去的2006年,展望未来,众多医药企业压力加大的同时,也意味着机遇的加大。只有及时调整战略思想,以对手为着眼点,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树立品牌战略,才能最终生存。 文原载于《医药经济报》2007年4月6日营销版,原题:找准适合自己的“根据地”,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轶先生:医学硕士,6年的医药营销实战经验,先后在大型医药企业和跨国外企从事营销工作,历任销售代表,区域经理,产品经理等职。现就职于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作者Email:qingy999@gmai.com,欢迎交流。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