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糟糕的机制足以毁掉一个品牌 当我们看到一个品牌的崛起时,往往愿意从它的营销战略和执行层面去评价,诸如:定位多么清晰、技术多么先进、产品多么精良、推广多么专业、渠道多么对路等等。然后,再看到一个品牌的衰落时,也往往批判它:战略有什么错误、技术有什么问题、产品有什么缺陷、推广有什么不足、渠道有什么毛病等等。 然而,笔者很大的一个疑问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在中国,很多没有战略的企业成功了,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成功了,有缺陷的产品成功了,甚至很多推广能力都不足的品牌也成功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不少营销专家曾批评过“娃哈哈缺乏战略”;有很多营养专家也批评过“肯德基卖垃圾食品”;更是太多的广告专家猛批“脑白金投垃圾广告”。但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品牌的业绩一个比一个好。尤其,批评的声音最多的“脑白金”却奇迹般的活了7-8年,至今还有人买它的产品。 所以,笔者一直认为,中国是一片“神奇”而“另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有很多“没有前途”变为“有前途”。中国多数行业的不成熟性和市场透明度的半混沌状态,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可能性。 就很多品牌而言,不怕有什么缺陷,只要那个缺陷不是致命的,就可以在发展中逐步改进。成败得失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它战略和战术的平庸、产品和技术的缺陷,而在于看似与这些无关的东西。我把它归结为:机制。 我想先讲个故事,然后再讲机制对企业多么重要。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意思是,人多了反而没人干活了。但在传说中,这个结论却在一位高僧手中变得另外一番景象。 高僧来到一个恍如隔世的寺庙里,果真有三个和尚,还真的没水吃。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告诉他们“佛祖心中坐,酒肉穿肠过,从今天起,谁要是去挑水,晚饭可以给他奖赏一道荤菜”。三个和尚一听,两眼发亮,争前恐后的去挑水。 一个简单的“奖励”改变了现状。 不过,过了一阵子,高僧感觉到,这个“招儿”好像要失灵了。他们吃肉吃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因为这个而抢着去挑水。怎么办? 高僧又想了一个主意,把他们叫过来开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今天起,我们要定一条规矩:你们三个一定要有个明确的分工,今天A挑水、B扫地、C敲钟;明天B挑水、C扫地、A敲钟。依此类堆,三天一个轮回。” 三个和尚一想,“嗯,公平”,于是就去做了。这样他们不仅有水吃,还要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作息时间也变得井然有序。 一个简单的“制度”改变了现状。 然而,过了一阵子,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尚们抱怨,挑水实在太累了,问高僧“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避免他们挑水,却能吃到水?” 高僧想了想说“有”。他接着说“大家觉得挑水的事情实在难为大家,可以这么做:你们上山砍一些竹子来,然后在井口做一个风车,然后用竹子连接成一个管道直接通到水缸,这样利用风的力量,水就自动流到水缸里来了,大家也就不用去挑水了”。三个和尚听完,肃然起敬…… 故事讲完了。 其实,这个故事显得有些荒诞,但它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看似很难的问题,通过机制的创新就可以轻松解决,至少也能够改善很多。故事里的高僧,前两个改变都是利用不付出成本前提下的“机制创新”来达成的,而后一个改变则涉及到一定的“技术创新”。 很多人认为“国有企业一潭死水,没有活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体制有缺陷。但有些国有企业却发展得非常好,比如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海尔,其“血统”就是国有企业。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是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很多企业,很少从公司整个体制和机制的角度审视问题。发生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总是偏面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总把问题归结为“没有战略”、“没有核心技术”等。 前些年我在一家咨询公司做顾问的时候,北京一家牛奶企业找我们,寻求改变现状的“妙方”。问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时,他们说:利乐枕牛奶赔钱、巴氏奶卖不出好规模、酸奶半死不活、其它食品也一塌糊涂、想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却资金不足等等。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