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眼审视广东挂网招标 2006年10月12日《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实施方案(试行)》宣布启动,由此采购金额达300亿的广东省正式拉开了医药“挂网”采购的序幕。虽然此方案经历了10稿,历时半年,业界对此方案褒贬不一、议论此起彼伏,但是它的执行还是给业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就犹如蓝光之后,震动顷刻间传遍全国。广东挂网成为近阶段业内人士谈论最多的话题。 广东挂网的“阳光” 广东挂网是广东省根据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2005年12月召开的成都会议精神,按照中央有关部门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有关专家,经过多次论证和反复修改制定的。它对于原有模式无法解决的单一来源药品价格无法有效降低;廉价常用药无人投标;行政成本、社会管理成本、企业投标成本较高;同一药品在各地医疗机构价格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流通领域环节过多、秩序混乱等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对实施了两年的“四川挂网”的丰富和完善,是对药品招标采购的有益探索。 笔者曾经审视过中国七年的招标之路,总结了招标中对业界颇具影响的“十大怪现象”,如果广东挂网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将依然解决不了目前招标中的实际问题。十大怪现象是招标标底不清、评标过程不明、中标产品不用、招标等同于降价、政绩面子工程、低价中标质量成隐患、串标花样不断丰富、单独定价优质优价遭追捧、使分散的腐败成集中、中介成为大赢家。 广东的挂网正在进行时,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期待着挂网的阳光不仅让人们看到的是光明,更主要的是可以为中国的招标制度的改善提供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广东挂网对流通的“规范和变革” 本次广东招标的突出特点就是厂家投标,商家配送,结款方式“两票制”。对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遏制“过票”行为,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大快人心。医药行业不再是投机者的乐园,终将走向“理性、规范、自然、和谐”的轨道。不破不立,中国医药产业,没有大“变”就不会有大“治”。但挂网变革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一是挂网对流通流域的变革,业务将更加的集中到少数的大企业,一些中小型医药商业会因此丧失竞争的机会被淘汰出局,这样政策性的企业壮大和企业淘汰并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原则,优胜劣汰的洗礼才是具有竞争力的;二是全国百万医药居间人的存在一定有其合理性,他们在现有国情的条件下为普及医药知识和新产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中间存在很多问题,但问题的根源在于现有医药政策的缺失和规则、制度的不完善,如果单纯的从解决医药居间人的行为入手而不是从政策层面创造一个合理的医药环境,恐怕仍然是头痛医头;三是挂网如果等同于降价、等同于低价中标,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不利于药品质量的保证,不利于独立研发民族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名优产品的品牌建设。。。,四是挂网不是一挂就灵,如果仅仅通过限价、竞价、议价把价格降下来,不进行用药的监控,不解决药品使用中的合理性问题、医院的品种选择权问题,不将医疗收费纳入统一管理,不改变医院在药品使用中的强势地位,降低的也许只是药价,决不是药费,而这样是解决不了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 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如果把阳光挂网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万能药,那估计带来的将是“太阳雨”,又会成为一次宣传的噱头和政绩工程。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