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电价格战缘何打红了眼? 最近,就商品价格而言,最让消费者满意的莫过于彩电降价了。8月10日,康佳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大幅降价,最大降幅高达20%,最大降价额达1000元,降价产品涉及34英寸和29英寸主流机型,以及相当部分25英寸和21英寸产品。紧接着四川长虹又传出惊人消息:从8月12日起,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大幅降价,最大降幅达35%,最大降价额达3000元,型号包括了从21-34英寸的50余种畅销机型。几乎与此同时,创维、乐华等国内知名彩电厂商也纷纷大幅降低其产品价格,彩电价格大战全面爆发。价格战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彩电价格战为何打了又打,打红了眼? 应该说彩电厂家是不希望自己的产品价格越来越低的。1998年长虹耗巨资收购彩管,当时其老总倪润峰的说法就是“要给没完没了的价格战釜底抽薪”。今年6月的彩电峰会提出各类彩电产品的最低限价,也同样有意于此。然而,市场并没有被企业家牵着鼻子走,而是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推动着彩电价格不断下跌。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彩电市场年销量为2000万台左右,但彩电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4000万台。如此供过于求,价格焉能不降? 从理论上讲,降价可以从两个方面缓解供过于求的矛盾:一是较低的价格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扩大需求;二是价格竞争可以将一些缺乏技术优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企业淘汰出局,而减少供给压力。世界上许多产业都是通过价格竞争由分散走向集中、由供求失衡走向供求基本平衡的。但是我国的实际是,降价虽能比较有力地推进彩电的销售和普及,却无法顺利地实现“优胜劣汰”,市场上的彩电品牌仍多达几十个。如此众多的厂家在生产彩电,彩电产品的供过于求也就不足为奇了。供过于求必然造成产品积压,而对于厂家来说,与其让它积压还不如低价出售以求资金周转。 所以,我国彩电价格要走出非均衡波动状态,说到底还需要产业的集中。目前彩电业的过度分散及“劣而不汰”,究其原因要么是价格降得还不够,还不足以让许多小厂退出竞争,要么是价格已基本降到位但某种市场以外的力量在阻碍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彩电行业是我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其价格一降再降,目前29英寸超平彩电的单价已跌破1800元,其利润空间已经不大,降价应该是比较到位的。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彩电业之所以迟迟未能通过竞争走向适度集中,与“地方保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彩电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过去它们从当地政府那里获得各种优惠,包括上市、贷款,甚至可以立项获得财政支持。当地政府“无微不至”的关爱,使得一些彩电企业虽然多年亏损,却始终“亏而不倒”。由于这种“看得见的手”在抱着护着,让该死的企业死不了,导致彩电生产过剩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而生产过剩,“看不见的手”又迫使企业在竞争中厮杀,价格一降再降也就成为必然。 当然,市场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最终还是要起作用的,市场以外的力量再大也不可能让一个亏损企业一直亏而不倒。价格降得越低,彩电业走向适度集中就会越快,彩电价格也就会越早走向均衡。 摘自 福建日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