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专业财经主持人的自我成长捷径 前言: 我从2004年开始做专业财经主持人以来,短短3年时间,已经先后成功策划主持了大大小小上百场的高端财经活动和论坛。从3年前的不被理解、不被看好,到今天的客户生意源源不断;从原来的只在北京本地主持,到今天的远赴江苏、浙江、山东、陕西、湖北等地主持;从原来的单一主持业务,到今天的策划主持加公关传播。越来越多的高端活动论坛开始纷纷主动找上门来,一个崭新的财经主持“蓝海”也日渐凸现出来。并且我本人也以无可辩驳的理由当仁不让地成了“中国商业财经主持第一人”。 不可否认的是,主持人这个特殊行当,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要源自一定的天赋,而这个天赋则通常无外乎有先天的悟性、敏感度、快速反应能力、机智应变技巧,此外还需要广博深厚的知识背景和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等等。但在今天,我认为,主持人的光鲜并不是高不可攀,大家只要认真努力,也应该是有章可循的。所以,本着真诚开放的态度,我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作为财经主持人的自我成长捷径,以此来帮助有志于此的朋友共同成长。 1、欠资格上岗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一些朋友说,一个人最大的成长捷径在在于欠资格上岗,就是当自己还不完全具备某种能力,甚至仅仅是刚具备一点点苗头的时候,有人推荐或者你毛遂自荐去从事这项工作。开始时你自然会感觉压力很大,很明显地不适应,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在这样欠资格的状态下你的学习动力才会更强。并且只有当你欠资格的时候,当你明天面临着非常不容易驾驭场合的时候,你今天才会更加拼命的学习。这就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警惕性。 同样道理,我当年刚做主持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很不专业的,但凭借当年景素奇先生的大力鼓励和大胆起用,凭着我对自己做培训师时即兴发挥能力的自信,我最终还是上了主持人这条道。却不料居然越走越开阔。许多好朋友也越来越理解了我这条差异化发展之路。所以,今天在感谢景老师之余,我也真正认识到了作为当事人自身乐观自信、欠资格上岗的重要性。 2、有备无患 比如对于主持人来说,既要讲究对整个活动或论坛主线的系统性,同时又要讲究对即兴场景的鲜活性。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广泛学习,横向跨越,旁证博引,浮想联翩。需要特别强调注意的是,财经主持毕竟不同于娱乐主持,从很大程度上理解,娱乐主持更注重现场和形式,而财经主持则更强调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尤其是主持人对财经话题的深度解读和敏锐挖掘。在貌似轻松的氛围之中挖掘出真正有思想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最为普通的生活当中,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对周边的事物和经济时事保持一种强烈的关注。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对我本人来讲,我长期坚持的研究领域就有终端零售市场的专业研究、市场营销From EMKT.com.cn管理的广义研究,此外还有广告时评、影视乱弹、重大经济事件的时评等等。这些都为我积累了宝贵的素材,从而在真正上场主持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肚子里有货而不会慌作一团。 3、观察细节 就拿考察市场来说,我每去一个地方考察以后,就必然会有大量的心得回来,甚至连餐饮、出租车等等这样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环节都不放过。许多人去一个新的城市,都喜欢关注的是旅游景区、风景点,但是我喜欢关注的却是逛街、逛商场,更加关注的是人文状况,甚至是哪怕坐着出租车在大街上闲逛,哪怕看一看这个城市的建筑、大街上的户外广告和行走人群的精神面貌;再看一看大家的消费状况、各个消费场所的物价高低;再看看路上都开了哪些好车,哪个餐馆生意火爆,等等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学习空间和宝贵素材。做主持人有一句话叫做“艺多不压身”,真正到了台上面对现场的时候,没有两把刷子是很难顺利完成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自己平时就训练成多面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到关键时刻的游刃有余。 每个有趣的广告出来,每一个有意义的营销事件出来,每一个有影响的商业大片电影出来,我都会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观点去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我最常用的思维尺度通常是:“平和而不崇拜,借鉴而不盲从”。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在有些时候我还会自创一些理论,比如终端营销的Money法则和PERPECT法则等等。甚至还会写一些诗词和散文,最有意思的是,在2005年3月的时候,我太太他们单位组织登狼牙山,她回来以后让我帮她写游记。一个非常让人震撼的事实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也没登过狼牙山,但是却帮她写了一篇在单位内刊上获奖的游记。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关于职业规划,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还有关于最近经常冒出来的一些营销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思潮。从《加西亚》到《蓝海战略》,再到《中国式管理》,再到《世界是平的》,再到现在比较有个性的《长尾理论》,以及被全国广大创业人士广泛追捧的《赢在中国》等等,我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视点。这决不是刻意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验证和锻炼自己的全方位思考。 4、注重创作 我曾经在两年前写过一篇关于人进步阶梯“五步境界”的文章,文章中原创了“做-想-说-写-讲”的五步进步境界。其中的“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整理过程。我们平时可以做很多实事,也可以有很多想法,但大多数人都是过眼烟云,说说就算了。很少有人能真正把平素思考的有价值的东西都认真记录下来。所以,注重原创性的思考和写作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最近5年以来,我坚持用平均每8天一篇文章的速度在进行原创文字写作。并且每一次出差回来必有大量的真实观察案例。就拿前些日子我的一篇点击率比较高的文章《请看最牛的导购员如何提炼卖点》来说吧,刚发表不足半个月,点击率已经超过6000多人。而之所以如此受到如此追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源自真正的终端发现。而绝不是在办公室凭空编写出来的。这篇文章的出台,从某种程度上也恰恰颠覆了我们过去焖在办公室里编案例、编技巧的做法。因为智慧永远产生在人民群众之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今天,在我的主持经历中,我原创的“形散而神不散”、“楼低但档次不低”等经典主持语录;“光着脚跟任达华合影”、“让经销商跟酒店服务员一起走秀”等经典活动典故,都已经成了我的职业生命的有机部分,正在被李海龙、周家万等许多当时在场的观众朋友广泛传唱。 5、资源置换 我曾经给我的老朋友王海鹰先生非常开玩笑的提到过:我们两个相比较有一点最大的相似,也有一点最大的不同。最大的相似我们都是明显的“目标导向型”风格,做什么事情喜欢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把许多模棱两可的条件也尽可能先谈清楚,事后再按照最初的规划和约定来进行对照清算。这样就会很有效率。而我们最大的不同,恰恰是王总喜欢硬广,而我本人却喜欢软传播。 到目前为止,我一分钱广告费没有花,却让全国各地的圈内外朋友都知道了“张会亭是做专业财经主持人的,并且还做的不错”。这当然不是小人得志的一种自鸣得意。而更多的是对软传播策略的一种真实心得和感受。比如像《销售与市场》的第三届中国经销商大会、像《新营销》的2006中国营销领袖年会、像“品牌中国”的第三届年度品牌人物高峰论坛、像《新财经》的中国漂亮50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论坛、像《礼赢天下》的首届中国礼品行业论坛等等。这些高端的年度盛会,我通常都是用置换式相互推广的方式来实现了渗透和传播。 从2006年8月我设计的第一版主持人海报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是第八个版本了。每个版本都是我在最有策划灵感的时候拿出创意,然后由专业平面高手亲手设计的。像“你还能找谁?”、像“用实事说话”、像“谁能为你一条龙服务?”等等,这些都在媒介资源置换时得到了不同版面的综合表现。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坚持认为:花大钱办事不算本事,不花钱或少花钱办事才是真正的营销智慧。毕竟作为主持人这个行当,本身干的就是捧嘉宾的职业,无论是谁做我的嘉宾,我都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他们烘托好。所以也就难怪大家在相互支持方面能如此捧场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