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移动:渠道繁荣背后的隐忧 作为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自己所属的产业链条上拥有与生俱来的话语权。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路成为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通行证。从广义上的渠道来说,中国移动作为信息服务提供商,它已经将自己的渠道立体式扩张到包括媒体、娱乐、金融、手机等各个行业。从狭义的渠道而言,通常是指中国移动卡类产品的销售渠道,它们包括沟通100等自控渠道,加盟店、代售点等社会渠道,这些渠道也是在街头巷尾全面开花。中国移动的渠道已经成功做到报刊厅、做到士多店、做到网吧、做到银行、甚至做到村委会(借助农村信息化之机,很多村委会成为中国移动的社会渠道)。以前,我们时常为中国邮政拥有这么强大、完善的配送、服务体系而惊叹。今天,我们应该为中国移动强大的渠道扩张能力而呼喊了。 短暂的时间内拥有如此强大的渠道,中国移动并不是没有对手,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与中国移动抢占资源的对手很多;中国移动也不是没有竞争,固话、网络运营商一直在寻找移动通信产品的替代品,中国移动面临激烈的横向竞争。而中国移动的渠道是繁荣的,这是中国移动垄断优势与企业实力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 凯歌阵阵的渠道扩张给中国移动带来了成就与喜悦,然而,它同时也带来了忧思与困惑。反思中国移动渠道急速繁荣的实现路径,结合几个月来对中国移动渠道(狭义)的观察。笔者发现,这其中除了渠道扩张所获得的丰富社会资源、以及对竞争对手(主要指中国联通)渠道的有效封杀之外,也暴露出了渠道扩张引发的种种问题。 整体服务质量的下降 “服务”是电信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2006年,各大电信企业纷纷提出了从通信技术平台支持、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的转型的发展战略。中国移动在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服务形象上更是下足了工夫。2007年,除了加强实体服务渠道“沟通100”的建设外,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语音服务平台“10086”的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同时还通过满意100、真情100、发布“八项服务承诺”等传播概念与企业行动来实现服务形象的落地。 无疑,中国移动的服务形象塑造体系是完整的。但是,在这丰富、完整的服务形象体系之下,真正能被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的,真正能代表移动服务形象的只有渠道。这些渠道既包括沟通100、品牌店、体验店等专业、自控渠道,也包括其设置于手机卖场、手机维修点、士多等的兼营、代办点。这些渠道与消费者的沟通的结果,就形成了中国移动的服务形象。 由于中国移动的渠道种类、数量繁多,对不同渠道的掌控、管理力度也有所区别。所以,中国移动的服务形象从来都是双重的。在拥有自主掌控权的沟通100、动感地带品牌店等,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备,都是一流的;但对于遍布街头巷尾的卡类销售点,基本上处于自发管理的状态,服务形象根本无从谈起。所以,人们常常会赞叹沟通100细心周到的服务,却很有感于代办点、兼营店小老板的随意,甚至于怀疑所购充值券的真假。 中国移动渠道的繁荣,弥补了沟通100服务厅辐射范围的不足,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这与中国移动进行渠道拓展的初衷是一致的。然而,每增加一个渠道也就是意味着一个新的接触点、沟通点的产生,任何一个点的沟通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中国移动的服务形象。 面临数量如此巨大,实力参差不齐,分布杂乱零散的渠道,这样的挑战就算中国移动这样优秀的企业都无法在短时间从容应对。社会渠道数量的急剧增长,让中国移动服务的双重形象中的脆弱端表现尤为突出。从而从整体上损害了消费者对中国移动的服务质量的感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