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公关漫笔 前几天,信箱里收到小天鹅集团品牌部的一封e-mail,信里除了例行地发了一些小天鹅的近况和对新年的祝福外,还有一个幻灯片。里面是一些对人生的感悟。画面、语言都很美。 在信里,还有一句话:希望这些能够在这炎热的夏日里,给你带去一丝凉意。 看着,心里怎能不凉爽?而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我和小天鹅相识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最初是和当时的副总徐源。徐源退了之后,是现在品牌部的朱自德。人虽变了,但不变的是老朋友之间的那种感觉。有事没事,都少不了朋友之间的那种问候,逢年过节,都会有一张卡片,一份祝福,通过网络到达彼此的心间。 而我和小天鹅的认识,是因了我的一篇关于小天鹅的一篇反思的文章。 作为中国From EMKT.com.cn竞争最激烈的家电行业之一的小天鹅,把给自己提意见的人当作朋友,而且是多年老朋友,这一点,在有些企业里是很难看到的。 六七年的财经记者生涯,可以说见证了中国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的许多发展,接触过的企业也有近百家,对此可谓是感慨颇多。 我在前几年采访过一个老国企的白酒企业,通过对市场、经销商以及企业的本身的调查,指出了这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很快,我便接到该企业法律顾问说我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的电话。侵权的原因是我在文中用了尴尬等类似的词语。 事实有失真之处吗?这个法律顾问回答得倒也诚恳,失实没有,只是这些词汇让人心理不舒服。 对此我的解释是,企业作为一个公共事物,任何人都有对他评价的权利,只要不是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评论,都无可非议。 这个显然受过高等教育的法律顾进一步说,我也看出你这篇文章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并且在文章最后还请专家给了一些建议。但是,老板觉得受不了,他不能容忍任何不好的词汇,这让他怎么面对五十万xx市人民呢?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好笑,一个企业,怎么开口就是代表几十万人呢?古代的开明君主都知道媚言误国,我们现在的有些企业家们怎么就听不见去一点建设性的意见呢?难道真是被歌功颂德惯了? 白酒业应该算是个传统企业,但这几年有一些其他行业进入到白酒圈,他们大都用别人的酒创造自己的品牌,或者直接把别人的酒拿过来贴自己的牌子卖。这也是这个传统行业的新元素。 与此相反的就是这样一个白酒企业,我和一位白酒界的专家经过近一年的采访调查和研究,对他们的目前的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问题。 与前述企业不同的是,这个企业的老总立赴西安,和我们做了一次很诚恳的交流,并感谢对他们的关注和提醒,欢迎今后给他们多提建议。 而最让人想不到的时,在当年的糖酒会上,这家企业特地请了一些来自全国的专家,就他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做了一次会诊。 理所当然的,这个新兴的白酒品牌在它的第一个高峰之后,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高峰。 对于那个传统的白酒企业,我们不能否认他这几年的发展和进步,但我们也同样看到了他的不愠不火。不但相对与它曾经是同一集团的五粮液茅台的距离是越来越远,而且,不少的新秀也是越它而过。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业内外的很多人都认为他的酒是非常不错。 这些情况难道仅仅一些表面现象吗?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里,企业和媒体常常是势同水火的。这种情况在现在还存于在很多地方。一些企业一听说是媒体要来,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企业的问题,也有媒体的责任。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的问题,有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藏有不少猫腻,对于要来监督他们的媒体,自然是如临大敌。 第二种情况是媒体的原因。有些媒体完全丧失了作为媒体的责任,对于企业不是勒索敲诈,就是吃喝玩拿,对于这些媒体,企业见了自然也是胆战心惊。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没有一个企业敢保证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出现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是不知道自己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一些有责任感的媒体指出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和所犯下的错误,然后听从一些专家的指导,进行改进。 而且,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出现双赢的结果,企业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壮大,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公信力,而且,这个公信力不仅来自读者,还有那些自己曾经监督过的企业和人。 但现在有不少企业,却往往喜欢听一些肉麻的吹捧之言,碰巧的是刚好有一些这样的媒体,整天靠跟企业拍马溜须挣几个赏钱。这样,企业在一片叫好声中迷失了方向,媒体在拍马溜须中丧失了自我,可以说是双输。 还有一些企业,当问题被媒体披露出来之后,不是想办法怎么样很好的解决问题,而是想办法掩盖问题,甚至还对监督自己的媒体发出恐嚇,这种现象在这几年是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只能使自己身上的疮疤越来越大,最后弄个身败名裂。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环境孤立地发展。一个没有朋友的企业是可怕的,一个没有给自己提意见的企业更是可怕的。 一个想健康发展,想做大做强的企业,如何处理对具有舆论监督作用的媒体,是一个专门的学问。在做这个学问上,总的来说,沿海的企业比内地的企业做的要好,新兴的行业比传统行业做的要好,民营企业比国企做的要好。 对于企业来说,在和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更要注意远小人,亲贤良。那些整天给自己唱赞歌,兄长弟短的媒体,无非是满足一下自己暂时的虚荣心而已,可谓有百害而无一益。 殷高峰,财经评论人,主要写有《娃哈哈掀起水业风暴》、《联想之困》、《波导 做事还是做势》、《喜之朗的败招》、《孔府家酒突围》、《再见了夏利》、《尴尬剑南春》、《资本撬动中国乳业》、《金六福危机乍现》、《宗申振荡》、《活力28如何再现活力》、《爱普生噩梦》、《厦华诉长虹案调查》、《奥克斯重拳出击》、《利君追求追求什么》、《阮仪三:别让古城叹息》、《广告背后的新天》、《海星超市遭神秘外资收购》、《水井坊们当以乐百氏为戒》、《橡果国际折射电视购物危机》、《风雨保健酒》等文章。部分文章被选入北大、清华,交大等高等学府商学院的案例分析。电子邮件: gaofengyin@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