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ICP是否找到感觉 导读:炒的人多用的人少,对无线ICP来说,也许重要的不是收不收费,而是能否物有所值
下班的路上,你的手机会替你搜索家中冰箱里还有什么吃的,如果你不愿意回家吃饭,它会告诉你附近有什么餐厅,而且你绝对不会忘记晚上要和朋友看电影,它早就替你定好票,并提醒你不要迟到。无线互联的倡导者宣称:“只要你口袋里装着互联网,你可以随心所欲。”互联网正在开启移动世界,前景的美妙程度似乎取决于你有着什么样的想象力。比如在手机巨头爱立信看来,进入移动社会有三步,先“割线”,再“放进口袋”,最后就可以“随心所欲”。这一天似乎为期不远,5月份无线互联急剧升温,各种无线ICP开始吆喝,无线互联作为一个产业呼之欲出。1999年11月,美通公司开通国内第一家无线互联的掌门网。半年过去了,美通公司的市场总监郄建军说:“现在参与无线互联网站建设的多了,就能把这块饼做大,我感觉这个产业要起来了。”手机市场似乎也证明了他的说法。位于公主坟的几家电信营业厅称自己带WAP功能的上网手机非常好卖,其中一款已经“脱销很久了”。WAP手机虽然卖得不错,但郄建军说:“我听说真正的无线互联网用户不到1万个,用户普遍反映没有想象中的好,炒的人很多,用的人很少,用完还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卖手机的柜台前有人排着队退机。”商人程东林买了手机半个月了,但一直没能上网。“销售小姐叫我找电信局,但打电话到电信局,小姐居然不知WAP上网是怎么回事,太复杂了,我也没什么兴趣了。”无线互联网的用户目前少得可怜,尽管手机用户据预测年底可以达到7000万。电信营业厅的销售人员说买WAP手机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为了赶时髦。
众多商家涌入无线互联网,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与有线互联截然不同的产业。声讯通公司董事长章翔凌说:“现在的固定互联网的用户很多是有猎奇、消遣的心理,不是有效的商业用户。相当多的网民上网纯粹为了玩游戏,聊天等。而无线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用,上网目的就是应用,无线互联网的用户都是实在的用户,而不是可能的用户。”美通公司市场总监郄建军也支持这种说法,“无线ICP和有线ICP完全是两个工作,用户需求、IP接入也不一样。无线ICP是截然不同的载体。”因此发展无线的ICP要考虑到内容的实用性、终端的多样性、以及个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务。郄建军尤其看重无线互联的本地化,“北京的用户和上海的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无线ICP要在各地铺出去,搜集信息放在网站上,本地化信息放在无线互联上异常重要”。实际上,无线ICP现在根本找不到感觉,无线互联网走的是有线互联网的老路:先圈地赚吆喝,再免费争夺眼球,然后想着要电子商务。无线ICP现在所能想到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有电子邮件、票务订购、手机银行、股票交易等几项。电子邮件是免费的,订票的事打个电话也就行了,炒股和手机银行业务成为无线ICP的宠儿。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前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纷纷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合作开通手机银行业务,争做“无线ICP”。众多的无线ICP一时无法染指银行业务,便一窝蜂似地和证券公司联姻开展股票交易。美通公司就是把很大精力放在可以炒股的双向网机上,据称其用户已达1万多人,股票交易的日交易量已突破5000万人民币。
无线ICP的先驱者同样为盈利模式而烦恼:无线互联的终端狭小,留给广告的空间有多大很难说;信息收费似乎是互联网的一大忌讳,因此无线ICP一开始就把眼睛盯在移动电子商务。而移动电子商务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订票等有限的服务,有多少东西是要非常紧急地需要用靠手机来购买呢?目前来看,让人们通过无线互联网来转账、交费、炒股,无线可以提取佣金,因此炒股和手机银行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安全问题无疑是难以绕开的障碍。空中的无线电波会被“截流”,互联网上黑客也无处不在,双重的危险使手机成为“电子钱包”更多地像在做秀。业内人士认为无线互联网的最终出路可能还是信息收费,日本已有这方面的成功先例。1999年2月开始,日本DOCOMO公司推出了基于GPRS的I-MODE增值服务,手机用户可以浏览专门设计的9000多个网页,随时收发电子邮件,查看星座运势,查账、阅读新闻等,这些服务都是要收费的,但令人惊讶的是短短一年的时间,I-MODE的订户已达500万户,并且预计今年底可以达到1000万户。有线ICP的免费策略受到怀疑,无线ICP或许最终要靠信息收费谋生。对无线ICP来说,也许重要的不是收不收费,而是能否物有所值。郄建军说:“一个寻呼机哪怕只能提供一个电话号码,用户都愿意付费,因为它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信息。”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即使大家都知道无线互联必须信息收费,但谁也不敢“为天下先”。 视点实际上,无线ICP现在根本找不到感觉,无线互联网走的是有线互联网的老路:先圈地赚吆喝,再免费争夺眼球,然后想着要电子商务。(三联生活周刊)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