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品:面对涨价面面观 最近可能对我们冲击最大的两个字就是非“涨价”莫属了,从股市、到肉食、蔬菜最后到我们的日常食品诸如饮品、牛奶、方便面等,伴随着老百姓的担忧一路上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老百姓人均生活水平并不高,涨价无疑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我们先谈谈喝的问题,也许话题比吃的略微轻松一些。 瘦身和涨价同行,畅销产品促销渐停 最近笔者针对国内饮品行业出现“缩水瘦身"”变相涨价的现象接受了国内一些媒体记者的采访,发表了一些看法,其中也提到了原料的涨价因素。随后笔者发现了媒体持续报道饮品的涨价行为,并定性为对消费者的欺诈和愚弄,让人倍感诙谐。 饮品瘦身最具代表的是如下几个产品:统一鲜橙多从原包装瓶500ml容量改为450ml;雀巢冰爽茶推出480ml的新包装;可口可乐250ml的玻璃瓶容量已经降至200ml。 至于康师傅冰红茶由500ml降至490ml则是记者的懵懂误解了,因为康师傅冰红茶上市之初就是490ml的。 在市场化高度竞争的今天, “加量不增价”一度成为企业的竞争利器,所以“减量不减价”的行为理所当然会被消费者认为有傲慢冷淡之嫌疑,被列为商家的欺诈和诡计也在情理之中了。虽然涉嫌变相涨价,但这种符合商业逻辑的行为,笔者认为并无不妥,也不赞同记者将其定义为不符合诚信基本原则的说法。 其实在饮品瘦身的同时,价格还是悄然上升,只不过记者更多关注KA卖场。目前康师傅、统一、汇源、百事等国内饮品巨头价格都出现了变动,只不过这次并非全新产品调整和全部市场都涨,而是灵活的运用了涨价策略。主要表现这类市场:渠道管理能力强,销量巨大,而且属于直控分销市场,一般为省会级别城市,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市场的混乱和驾驭经销商的窜货行为,也能带来利润的增加,有效缓解企业运营的压力。 价格暗箱涨动之时,笔者还发现在市场上居于主导的巨头品牌,其畅销主导产品都极大了降低了促销活动,甚至罕见往年激烈的三赠一、五赠一或者是进货20箱给一把大伞等形形色色的促销,来自于自身和行业的压力使得第一阵营的品牌变得理性起来,短期内份额逐渐让位于利润的战略位置。 傲慢与偏见:都是高手的故事 我们综观国内快消品市场从2003年原料开始涨价以来的几次调价行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无论是酒水、方便面、冷饮、牛奶等涨价行为,基本上都是五粮液、茅台、康师傅、白象、伊利、蒙牛等这些行业佼佼者在领衔主演,在市场份额、行业影响、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等方面都遥遥领先的情况下而勇于破冰率先涨价,而影响力弱的二三线品牌大多选择了依靠控制成本、开发新产品、压缩管理费用等方式自行消化成本和压力。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一线产品的变相或直接涨价是饮品市场竞争集中度高的体现,也是市场化程度高的佐证之一。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了竞争的残酷和二三线品牌生存之危机和压力。 因为行业前沿品牌的渠道管理费用巨大,企业运作和管理费用也高,同时其市场的占有率高、根基老、忠诚度也高,所以具备了直接或间接涨价缓解压力的资历和能力。同时对于一个成熟度高的行业,“水淹七军”的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高手之间已经存在良性竞争的生物共存默契。由此饮品行业就有了这样的和缓的风花雪月的竞争故事。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