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用“同向赶超”策略,AMD被英特尔牢牢压制 我们回顾一下英特尔与AMD在个人电脑微处理器领域的争斗历史。 1968年7月18日,鲍勃-诺斯和戈登-摩尔的新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并在成立不久斥资买下了INTEL名称的使用权。由此INTEL这位半导体巨人开始了他在IT行业传奇般的历史。 开创历史 1971年11月15日, 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而且每秒只能执行5万条指令。但它的集成度却要高很多,一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盅司。正是他开创了微处理器时代。 我们看到、在大家都忙着开发大型机的时代,英特尔独具天才地看到了电脑微型化的趋势,并以4004做了开山之笔,从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微处理器行业,并且支持领导行业长达30年,并且还将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领先。 借势起飞 1981年是INTEL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IBM制造的个人电脑中开始使用INTEL的8088微处理器作为其核心处理器。INTEL从此名声大振。《财富》杂志也把INTEL列为在商业上取得最为巨大成功的17个企业之一。 品牌战略 INTEL另一个雄霸CPU行业的举措就是微处理器的品牌化。在以前各厂家生产的CPU均以型号命名,用户的选择标准只是型号,型号表示预算速度,消费者通过型号来选择更快的处理器,对CPU来自于哪个厂家,关注度不是很高。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处于性能优势地位的intel,需要消费者做差异化选择的intel采取了品牌战略,在80684系列以后的80565产品,英特尔不再采用80565这样的公用名称,而是启用了新的品牌——奔腾,并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推广行动。 更为经典的品牌运作是intel inside战略,它让英特尔的品牌深入人心。买电脑要选择“intel inside”的理念深入人心,开启了非终端产品成功实施品牌运作的先河,成为了it界的历史经典。 渠道垄断 处于品牌优势地位的intel采取了行业垄断着常用的武器——渠道垄断,对于cpu厂家来说,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电脑品牌厂商,英特尔利用消费者买电脑优先选择“intel inside”的优势,而电脑厂商为了更及时更多地获得intel最新的cpu产品,必须听命于英特尔,英特尔采用了锁定战略,采用英特尔芯片的电脑商将获得广告支持,采用AMD芯片的电脑厂商将遭受英特尔的断货处罚,这样一来,AMD的芯片即使性价比高于英特尔,电脑厂家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英特尔就是利用这样锁定战略,一直紧紧地把AMD排斥在品牌电脑之外。AMD只好在兼容机与个人DIY市场上默默耕耘,市场份额一直处于15%以下。 双雄争霸 我们再看一下另外一个微处理器巨头AMD,INTEL与AMD 其实渊源颇深,他们的创始人来自于半导体制造企业仙童公司,1969年他们先后从仙童公司辞职各自创办了INTEL与AMD,这两家公司总部都建在硅谷。但在386之前,AMD根本没有能力独立设计微处理器,许多设计从intel引进。AMD收购NEXGEN公司后技术研发能力大有提升,在1997年4月推出自主开发的K6处理器,此后它的竞争能力日益扩大,在业内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增大,时至今日,随着其它品牌退出历史舞台,处理器市场形成了INTEL与AMD双雄争霸的局面。 战略反攻 AMD也是一只美国牛仔,也不甘心于困居一隅,时刻在积蓄力量,图谋有朝一日乾坤倒转。 90年代末期Intel投入数亿资金进行了一项64位处理器的研发因缺乏配套应用而失败。以此为契机,AMD于2003 年4月高调推出了业内第一个兼容x86 前期产品的64 位芯片——供服务器使用的皓龙处理器。 六个月后,又推出了用于台式和移动计算机的兼容前期产品的64 位微处理器Athlon64。在长达30多年的竞争史上,AMD首次打破了技术跟随与模仿者的形象,用64位处理器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在深信巴顿“进攻就是最好防守”哲学的AMD新任总裁鲁伊茨的带领下,一场全面反击战打响了!在产品开发上,AMD增大研发投入,继64位处理器之后,2005年又推出业内领先的基于双核技术处理器,尽管是在Intel之后,但其技术水平上的略胜一筹,却仍为AMD带来了市场声誉与份额;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