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专题内容 > 全球并购新动向及其影响

全球并购新动向及其影响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0-09-06, 作者: 张文魁, 访问人数: 5232


 一般认为,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了5次并购浪潮,其中起于90年代中的第5次一直延续至今,并于1998年开始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98年,全球并购额达到了25000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54%,比1996年增长了两倍,其中美国发生的并购额达到16000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78%;并且个案价值连创新纪录,数百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接连出现。1999年前两个月,并购势头更是有增无减,发生了一连串十分重要的并购案。1998年以前的所谓的全球并购浪潮严格地说只能称为美国并购浪潮,因为美国以外的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并未过多卷入,而从1998年以来,并购浪潮席卷欧亚,1998年欧洲并购额达到8200亿美元左右,比1997年上升了60%;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并购额大幅度上升,如日本1998年前9个月的并购额即达到63亿美元,而1997年同期仅为7.72亿美元。可以说,1998年以来才真正出现了全球并购热潮。这次全球并购热潮还出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新特点,是我们所不能不关注的。

  首先,出现了势不可挡的跨国并购热。1998年以来,国际上许多巨型公司和重要产业都卷入了跨国并购。美国的许多大企业在欧洲和亚洲大量收购,如美国得克萨斯公用事业收购英国能源集团,美国环球影城公司收购荷兰的波利格来姆

  (Polygram)公司,美国的福特收购瑞典的沃尔沃的轿车业务,以及正在申请的美国AT&T收购英国电信等。美国在亚洲的收购被称为购买狂欢(BuyingSpree),如美国德耳菲汽车系统公司收购韩国的大生(Daesung)公司,以及在日本收购大量的不动产等。更引人注目的是海外公司收购美国公司也毫不手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和快节奏,如英国Vodafone收购了美国的Airtouch,德国戴姆勒收购了美国克莱斯勒,英国石油对美国阿莫科石油的并购更是以568亿美元创下了全球跨国并购的最高记录。据统计,1998年的前9个月,海外企业在美国的并购额达到1831亿美元,而去年则为639亿美元。发生在欧洲和亚洲内部的跨国并购也是前所未有的,如英国制药企业捷利康(Zenecan)收购瑞典制药企业阿斯特拉(Astra),法国石油公司TotalSA收购比利时炼油厂PetrofinaSA等。进入1999年以后,跨国并购更是迅猛,先后出现了福特收购沃尔沃、英美烟草公司收购荷兰乐福门(RothmansInternational)、法国雷诺汽车收购日本的日产汽车等巨型并购案。

  第二,强强合并显著增多,并购额巨大。以前,大鱼吃小鱼司空见惯,小鱼吃大鱼惊心动魄,但发生在两个势均力敌的大巨头之间的并购则不很多。1998年以前的并购价值最高纪录是1988年的KKR金融集团以265亿美元收购国民饼干公司案,而1996年底的波音收购麦道案也不过为133亿美元。1998年的强强并购几乎蔓延到所有的重要行业,而并购额也不断连创新高。艾克森----美孚案以近790亿美元的价值创下了并购史上的最高纪录,旅行者集团----花旗集团案以726亿美元创下了银行业并购价值的最高纪录,SBCCommunication收购Ameritech以626亿美元创下了电讯业的最高纪录。其他行业也发生了一连串十

 分重要和价值创纪录的强强并购案,如汽车业的福特----沃尔沃案,戴姆勒----克莱斯勒案,其中后者以400亿美元创下了汽车业并购额的最高纪录;制药业捷利康----阿斯特拉案以350亿美元创下了同业的最高纪录。强强并购对全球并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刺激了更多的企业为了维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得不卷入更狂热的并购浪潮之中。在汽车业的戴姆勒----克来斯勒和福特----沃尔沃案发生后,其他许多汽车企业,如宝马、大众、通用等也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和谈判合作事宜,雷诺和日产于3月下旬宣布了并购计划;石油业一系列并购引起了日本同行的恐慌,也在考虑类似的行动。可以预料,1999年将还会有许多大并购案发生。

  第三,同行业横向并购多,跨行业并购少;合作型并购多,恶意并购少。1998年以来的全球同行业横向并购几乎发生于所有行业,如发生于汽车、石油等重要支柱产业的横向并购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金融业,除了旅行者集团----花旗集团案外,还有国民银行以616亿美元收购美州银行案,德意志银行以97亿美元收购纽约信孚银行案,法国巴黎银行也正在考虑收购法国兴业银行或者巴黎国民银行。在通信业,有贝尔大西洋----GTE的并购案和AT&T----Telecommunications案,英国Vodafone与美国Airtouch价值达560亿美元的并购案等;在卫星电视业,DirecTV以13.2亿美元收购了PrimeStar和以1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卫星广播公司;连新兴的网络业也出现了横向并购风,如雅虎收购了Geocities。在经过漫长的多角化扩张之后,横向扩张之风的兴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动向。随着跨国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前所认为的合适规模到现在可能显得太小了,连艾克森、美孚、贝尔大西洋、克来斯勒这样的巨型企业都觉得规模不够,还要通过横向扩张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在横向规模扩张成为压倒性的任务以后,反而出现了反多角化和产品单纯化的趋势,如发生于1999年初的福特收购沃尔沃案,实质上是沃尔沃公司主动向福特公司出售了其轿车业务,而集中力量发展卡车和巴士业务。沃尔沃公司早在一年前就着手对公司的业务进行重组,以将沃尔沃发展成世界卡车和巴士制造业具有领导地位的公司,在卖掉其轿车业务后,沃尔沃的目标是吃掉瑞典的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Scania)。在其他行业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如美国的电子数据公司同MCI于1999年2月宣布了一揽子合作性并购重组计划,MCI将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经营交给电子数据公司,而电子数据公司将系统经营交给MCI,各自实行更专业化的经营,并合作开拓市场;又如1998年12月IBM将其网络分公司以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T&T,而AT&T将其数据中心以4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IBM。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并购重组更是抛弃多角化而追求专业化,如三星将其汽车业务卖给了大宇,现代也收购了起亚。

  1998年以来的并购还体现了一股合作浪潮,恶意并购案很少。几乎所有重要的并购行动,都是在当事双方经过谨慎选择、长时间接触、耐心讨论之后而达

成的合作,从汽车行业的戴姆----克莱斯勒案,到石油业的艾克森----美孚案和金融业的国民银行----美洲银行案,莫不如此。80年代的恶意并购盛行,令人防不胜防,而且引起股市动荡不安。而1998年,恶意并购只有5%,最大的一起恶意并购是联信试图以98亿美元收购宾夕法尼亚州的APM,但在白袍骑士出手后,终于以失败而告终。

  第四,除了横向并购以外,跨行业的并购出现在一些新兴行业,尤其是从1998年底和1999年初,高新技术领域的并购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产业融合的动向。1998年12月,微软公司收购一家电话公司奎斯特公司(Qwest)的股票,使电脑技术、软件开发和电话网络经营迅速融合起来,微软公司也得以利用其软件开发优势,一举进入具有广阔前景的网络电话和网络服务领域;1999年初,在美国出现了一股更加猛烈的媒体业同网络业相互融合的浪潮,如雅虎与福克斯公司联手,美国在线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全国广播公司收购Snap等一系列网络公司的股票,美国广播公司的母公司迪斯尼收购了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的股票,美国有线电视公司旗下的家庭购物网与网络门户公司Lycos合并,等等。通过并购实现产业融合,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电脑技术和网络软件以及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脑网络业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使得数字化技术向通讯业、娱乐业等许多行业迅速渗透,给产业性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创造出一些新的产业。并购使产业融合迅速进行,必将对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全球并购新动向的原因1998年以来国际并购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动向不是偶然的,它实质上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而带来的一次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浪潮,并又反过来促进全球一体化、国际竞争和技术进步。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白热化的跨国竞争使许多企业、哪怕是巨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要重新考虑规模问题了,“大即是好”的观念重新流行,小的想变得大些,大的想变得更大。但通过内部发展和兼并小企业都无法达到迅速扩大规模的目的,而大企业之间的恶意兼并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一体化的加深既加剧了竞争,但也使跨国并购更加方便。于是巨型企业之间的强强合作型并购便应运而生了。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指出,戴姆勒收购克莱斯勒和艾克森收购美孚等巨型并购案给人们上了一课:没有哪一个企业已经足够巨大而不可以兼并或被兼并。并购后规模的迅速扩张所带来的利益也是十分明显的: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在1998年5月合并后,收入较以前有大幅度增长,预计1998年纯利将达到100--110亿马克,而1997年只有80亿马克,这表明公司合并后的规模效益开始出现;两家制药企业英国的捷利康和瑞典的阿斯特拉合并后,预计每年减少税前成本11亿美元,并在三年内裁减6000人;而AT&T声称其同IBM的并购计划实现后,将每年增加营业收入25亿美元;艾克森同美孚合并后,仅裁员就可以每年减薪20亿美元,并且因减少重叠业务、提高机构效率而节约短期成本28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企业并购更多地是考虑明天的竞争,着眼于未来。国际上大部分的投资分析家和大企业家都认为,1998年以来的全球并购是一种战略驱动型

(DrivenbyStrategicForces),而不是出于目前的经营和财务压力,也不在于股票价格是上升还是下跌。作为全球一体化的一部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也为跨国并购带来了压力和动力。据分析,1998年欧洲许多并购案都是着眼于欧洲一体化所带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的。一体化完成后,欧洲的经济国界将在无形中消失,企业的竞争半径更长,竞争对手更多,早作准备是明智之举。统一的欧洲货币面世,泛欧股票交易所的建立也是迟早的事,欧洲内部及跨越大西洋的融资变得更加方便,也为欧洲的跨国并购带来了助力。1999年欧元面世后,马上就出现了以欧元计值和交易的跨国并购案,如最近正在申请的Olivetti收购意大利电信案,即报价为6欧元现金、2.6欧元债券、1.4欧元的股票购买每一意大利电信普通股,总计价为525.5亿欧元。可以预见,统一的欧洲货币和由此带来的统一的管理制度给欧洲的跨国并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将会在以后更多地显现出来。另外,技术进步也促进了并购的发展。美国的电脑网络业和数字技术,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不但其本身已创造了一个成长迅速、前景巨大的市场,也由于向其他行业的迅速渗透和融合,使一些相关行业也出现了庞大的新的发展空间,许多企业都想迅速进入和迅速扩张,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抢夺竞争的制高点,因而成为并购市场上的一个新兴的热点,估计以后还将继续下去。

  正因为这一轮全球并购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加快而导致的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的产物,是着眼于未来竞争的战略性的行动,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炒作或短期的战术行动,所以只要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没有完成,那么并购行动就还将继续下去。去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国际资本的匮乏,第三季度的全球并购势头有所放缓,国际金融界有人预言这一轮并购浪潮行将结束。但事实上,由于其内在的驱动力并未消失,国际并购在第四季度以后又重上高峰,欲罢不能。而且这次并购浪潮是以合作型和换股方式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现金投放和股市大战,而没有出现大的股市动荡,这也为并购浪潮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能造成的影响这次全球并购浪潮可能会对国际经济和其他方面将产生如下深刻的影响:第一,国际竞争将更加剧烈,可能会出现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争夺的轮番升级的大竞赛。巨型企业合并合作并不会导致竞争稍减,而会在规模迅速膨胀的基础上继续下去,超大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惨烈、更加无情,尤其是在许多行业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竞争失败者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哪怕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巨型企业。石油业的巨头企业艾克森同美孚合并以及阿莫科同英国石油合并之后,危机感立刻在其他国家的同行业巨头中弥漫开来,连两个二流公司法国的TotalSA同比利时的PetrofinaSA也走上了合并之路,可望成为欧洲第三大、全球第六大石油公司,其他企业也绝对不会就此甘拜下风、无所作为。石油业、汽车业、金融业等许多行业在某些并购个案发生后,都引起了连锁反映和继发的并购浪潮,都是为了在这次大竞赛中不落后、不被淘汰。轮番升级的大竞赛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这个旋涡之中,就连亚洲一些开放程

度较低的国家也被西方发达国家趁金融风暴之危撞开了大门,从而卷入其中。在这场大竞赛中,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实力攻城略地,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居于更加劣势的竞争地位,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正确应对,可能会在这场大竞赛中惨败。

  第二,对反托拉斯法和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有反托拉斯法及管理机构,但管理重点、标准和程序各不相同,给跨国并购带来麻烦甚至相互冲突,而且使并购案耗费时日,往往要花费数以千万美元计的法律和行政费用,增加并购成本。如当年的波音----麦道案,美国关心的是并购案是否会损害飞机乘客的利益,即是否会导致机票涨价,在认定为“不会”之后,即予以通过;但欧盟却关心的是并购案是否会导致制造商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在认定为“会”之后,便加以阻挠。1998年英国石油与阿莫科合并,英国和欧盟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美国FTC却要求当事人放弃在全美的数百个加油站和十几个储油点。又如1998年12月AT&T宣布同BT合并后,美国采取放任的态度,但欧盟委员会却宣布要进行调查,因为欧盟担忧两公司合并后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过大,可能阻碍其他电讯公司的发展。1998年,worldCom宣布要同MCI合并,美国持支持态度,而欧盟却进行了苛刻的审查,要求MCI放弃其因特网业务,后来因此而作罢。有时,小并购案可能更复杂一些,因为特大型并涉及欧洲企业的并购案、不涉及欧洲企业但涉及大量欧洲业务的并购案均由欧盟统一管理,而不需要由涉案各国分别处理,但涉及欧盟企业的小一些的跨国并购案却要各自国家的批准,这反而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及其难度。目前,美国司法部正在着手研究同其他国家的跨国并购协调问题,一旦拿出具体方案,必将对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造成重要影响。

  第三,跨国并购可能导致对管理权的争夺和文化冲突。吉百利----七喜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5年,英国的吉百利公司收购了美国的七喜之后,由于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市场争夺,加上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的冲突,造成七喜每况愈下,因而吉百利公司感叹“软资产(SoftAssets)的整合是难上加难”,最后在1998年底,不得不将七喜卖给了可口可乐。在一些重要的产业和企业,跨国并购所带来的问题更为复杂,不但牵涉到对市场的控制,更牵涉到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和不易处理的社会问题,如最近的Olivetti收购意大利电信,因为意总理表示希望意大利电信留在意大利人手里,以及工会组织关注收购后可能导致的裁员问题,而变得十分棘手。

  这一次跨国并购浪潮由美洲延伸到欧洲和亚洲,跨越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圈,所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亚洲国家具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社会价值,其经济发展又相对弱势,如何能在这一次国际并购浪潮中妥善地处理有关问题,多得其利,少蒙其害,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小企业的购并发展之路 (2003-03-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汪牧青)
*中型企业并购——执掌中国未来十年经济之命运 (2002-1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震)
*从惠普收购案谈企业并购 (2001-11-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辉吉)
*购并大潮汹汹来 市场营运露端倪 (2001-02-05, 《销售与市场》2001年第一期,作者:王先庆)
*并购战:中国市场新“春秋” (2001-01-09,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二期,作者:杜建君)
*并购热潮呼之欲出 (2000-12-20, 南风窗,作者:张哲诚)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