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企业并购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机制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产业结构是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和使用。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相辅相存,一定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一定的产业发展,发达、协调的产业结构与和高效相对应,不发达、失衡的产业结构与低效益相对应。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伴随产业结构的向高度化转换而产生高效益的过程。因此,向结构转换要效益,自觉推进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已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策略。长期以来,经济非均衡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并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失衡;增加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生产要素效率提高对我国工业增长的贡献及为有在产业结构失衡、增量投资有限的非均衡的增长方式中,存量资源再配置对促进增长潜力的发挥有着重意义。企业兼并正是一种促进存量资源再配置、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的经济机制。 一、我同产业结构状态特征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不同组合的表现。资源配置效益在产业结构上,体现在企业规模结构的合理选择以及企业的联合乃至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上。然而,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是一种与粗放外延增长模式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与这种增长方式相对应,产业结构则表现为失衡状态,产业结构中和资源配置效益低下。 首先,以新增投资的倾斜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虚高度化。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这种动态演直是以产业高附加值化、产业高技术化、产业高集化、产业高加工度化为特征的,这隐含着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间、企业间配置结构的变化,较高生产率的产业、企业在资源配置总构成中的比重上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通过对重工业的倾斜投资,形成一套重工业高度独立发展,轻工业相对薄弱,重工业陷于孤立的自我服务的工业结构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有相当强的资源动员和集中能力,它可以在行政控制所及的范围内用指令性计划来贯彻中央的产业选择偏好,使重工业得到优先而快速的增长。通过对国民收入的流量进行再分配调节,计划机制是我国工业结构在极短时间内从霍夫曼第一阶段(相当于本世纪20年代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等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到达第四阶段。但这种高度化,不是以科学技术、资源配置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的,完全是粗放增长模式的结果,它是靠长期压低基础产业,特别是为满足生活消费的轻工业的投资需求以及通过新增投资的倾斜性再分配获得的,它并不伴随着资产存量的流动和重新组合。 其次,以各地工业自成体系为特征的产业区域结构同构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地区在产业发展上都追求“以钢为钢”、“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把“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而不顾地区明显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差异,盲目建设,“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了地区间大体相似的产业结构格局。在改革初期,以扩权、放权为主,地为实行“财政包干缺席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使地方政府投资主体自筹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在地方经济的利益驱使下形成的地区封锁与市场分割,很难使资金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原则,选择符合地区要素禀赋的专业化分工方向,各地区竞相发展价高利大、投资见效快的加工生产业和高消费服务业,各种工业生产在短期内遍地开花均衡分散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青海等几个省区外,几乎各省区、直辖市都形成了自成体系、门类齐全的工业部门结构。这种倾向不仅助长了长线产业,更相对压缩了短线产业,而且丧失了各地依据经济规律本应具备的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地区间专业化分工的效益和地区之间的协作效益,加剧了经济资源的浪费性使用。 再次,以规模经济效益低和企业内一体化经营为特征的企业结构小型化和低度专业化。我国不但企业规模偏低的小企业占的比重过大,而且大部分企业的专业化协作程度比较低,两者结合在一起,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 其一,企业规模结构小型化,规模经济效益低,即产业发展和产品生产的分散度较高,集中度较低。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企业规模结构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式,在某些具有大规模经济效益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大、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屡见不鲜,然而,激烈的竞争往往迫使小型企业转产、破产或被兼并,从而使企业规模趋于优化。现实经济生活表明,不少行业从事大规模生产,如汽车工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我国却与规模经济的法则发生了严重背离:企业规模小型化、分散化。大企业所占比重偏低,而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过大。 其二,企业组织结构低度专业化,即企业层的封闭性——企业内一体化经营。表现为“大而全”、“小而全”,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和联系。从机械工业来看,很多企业从铸造毛坯、机械加工、热处理到成品装配,从喷漆、电镀一组装,总之,从下料一产品运输出厂等,样样俱全,即所谓的“全能厂”。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全”的结果是,既使企业丧失了分工宏观经济效益,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障碍。 二、存量刚性是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机制性原因 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从根本上讲,是资源在相应的配置机制作下形成的结果。存量资源的配制机制,规定了产业结构状态特征,并从根本上制约着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动态效率,即结构转换、组织创新、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能力。 按一定方式配置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任何经济体制的最基本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实现形式。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是自上自下的封闭系统则由高度集中、政企不分的国家所有制这种产权制度决定的。这种产权制度不仅是一种表现着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财产权利结构的制度安排,使一切国有企业的财产具有直接性,即有采取“直接国家财产”的形式;而且同时是一种反映着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行政权力结构的缺席安排。正是这些方式和程序构成了经济运行机制内容,从而影响到资源配置的绩效。纵观我国几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史,可以看出,这种缺席安排,不仅造成国有企业内部财产关系的封闭性,而且造成国有企业之间资产存量的刚性。一面从决策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具有导致资产存量刚性的效应。在传统体制下,由于所有权属一协家,资源的占有、支配、收益、联合、转移、处置等权力也就高度集中于国家,而国家的权力是通过政府组织出来的,因此,经济决策权实际上变成了政府组织的行政权力。这一属性意味着,在决策权所及的有效范围内,资源配置的结构比例和选择顺序是由决策权的计划机关的偏好和既定目标函数决定的,后者又取决于决策机关对整体利益的判断,即所谓综合平衡的考虑。国家通过所有权把企业生产的大部分资源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再通过国家决策的计划目标重新加以配置。在这种决策系统下,中央集中确立的目标就是企业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中央集中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只是政府的一级基层机构,只是作为向上一级政府组织负责的有限生产管理者,即负责按上级机关意图按计划生产品和上交利润的生产组织机构,如前所述,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集中资源来贯彻中央的产业选择偏好,使某直些产业得到优先发展,创造出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国家难以想象的奇迹。但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市场机制,资源合理配置的标准及决定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也就事实上不存在了,所以,大多数的资源配置缺乏经济效率上的考虑,浪费惊人,表现在盈利的企业缺乏发展,经营亏损的企业照样扩大生产,短缺的产品越短缺,过剩的积压的产品继续生产。 因此,经济的这种决策本身就是违背经济发展的最一般的自然规律,其必然后果是: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和产需的严重脱节,资源存量流动困难,导致资产存量的刚性。在实际动作中,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是否有效率,还有赖于决策机构能否有效收集、处理和传递关于全社会资源存量配置状态以及产业结构结果的全部信息流,即需要一个合理的信息反馈系统。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资源存量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反馈跟踪控制模式 资源存量的合理配置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控制模式 这种控制模式表明,要实现跟踪给定目标的控制任务,即输出不断地跟踪和靠近给定目标,缩小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根本的方法在于依据输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的信息反馈,不断地调整控制环节。因此,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必须不断地通过对输出的资源存量配置状态及产业结构结果状态的分析,找出其与合理发展目标之间的差异,将各种差异的信息反馈到产业结构运动的内在机制阶段,然后通过调整来改变输出结果,使新输出的资源存量配置和产业结构状态不断地与发展目标接近。 然而,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即缺乏一个引导资源转移和流动方向的信息反馈机制。其一,从信息来源的两极(政府和企业)来看,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存在不对称的格局。由于决策层与执行之间存在利益差别,从而存在决策磨擦。政府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和对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要求企业负责人传递有关企业内部活动的各种信息;然而,企业负责人并不总是向政府反映真实情况。他们常上报那些有利于自身的目标原则、精心筛选甚至歪曲的信息,如夸大生产资源的需要量或夸大生产中的困难等,加上这些信息的传递渠道是通过地方的各级行政组织层层上报的,而这些行政组织也会如法炮制,从而使决策部门对产业结枸状况失去有效的判断标准;作为变通,决策部门往往通过对投入 产出链的观察,将是否存在瓶颈作为一种替代的判断标准,只有等到瓶颈制约作用非常显著时,才被迫对已严重扭曲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进行治理整顿。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多次治理整顿即是它的反映。其二,就信息机制的两个复合部分——价格信号和计划信号来看,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一个有效的信息机制,要求一个真实的价格和科学的计划。就价格信号看,其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完全取决于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反映供求格局以及价格是否具有较充分的弹性。不合理的价格将给出错误的配置信号,僵固的价格则不能指导资源配置格局的调整。就计划信号看,是计划关根据企业存货的变动、产品的紧张程序、供求状况的变动趋势,制定日常生产计划和投资计划,来协调需求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偏差,调整产业结构的失衡。然而,在高度集中的决策体制下,价格主要被当作计算和分配的工具,而不是指引生产要素流动的信号;价格管理体制过于集中,价格长期僵固不变,难以反映供求情况的变动。在价格失真和被当作计算及分配工具的条件下,引导生产要素移动的任务就落在计划信号身上。但是,我国的计划信号机制,因缺乏科学而不能充分地反映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变动;这样,使已错误配置的资源存量不能通过计划信号机制得到反映,使已凝固的资产存量更具刚性。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调节投入和产出的指令性计划机制,具有导致资源配置存量刚性的效应。中国传统体制的特征是最大限度地用计划调节来替代市场调节。几乎所有生产性资源都是中央计划机构及其派生的地方性中间组织为中心,通过按产品门类设置的垂直的行政组织系统及其附属部门来集中,并直接分配到行业部门或企业去的,这种计划机制在对生产要素和收入增量的再分配调节同时,又导致了资源配置存量的刚性。 三、企业兼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机制 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两种形式。增量调整是通过新增投资的部门分配比例的变化,来改变产业结构格局。存量调整是指存量生产要素在生产上的改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转换阶段,最具有意义的是存量的调整而非分散化的增量调节。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产权的转让方式,是一上企业容纳另一个企业,是把企业生产要素作为整个集合体进行所有权的转换,是一种资产存量流动重组的机制,使得资源配置格局不再是凝固的。它不仅克服增量调节对结构调整的局限性,解决了结构调整时期增量规模不足的问题,还使增节与存量资源再配置相配合,更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增量的边际效益,其实质是存量资源的调整优化,改善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历史也表明:企业并购是改变产业结构的成功之路。 首先,企业并购是资本经营效率低的企业流向效率高的企业,从而使资本存量在一个更有效率的用途或生产组织中得到集中。研究表明,集中度与利润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而不同部门间、产业内部不同产品的行业间以及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利润是不同的。资本的本质在于追逐更高的利润,资本存量总是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行业和企业。从与产业相关的角度看,兼并分为横向、纵向、混合三种。横向兼并,即生产和经营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或提供相同相似劳务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它表现为部门内的资本集中,资本存量由于企业利润率的差异而被集中到资本边际效率更高的企业,这是替代企业在同一产业内部的竞争所引起资本存量在不同企业间的重新组合,是企业规模结构变化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基本方式,也是高效率取代低效率的基本途径。在我国,横向兼并可以避开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设置的障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兼并的市场作用不充分,限制了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选择范围,较难在整个社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纵向兼并,即两家以上其产品或加工工艺、和平设备具有前后关联的互补企业之间的合并。表现资本的跨部门集中和合并,资本存量受部门利润北差异的吸引或排斥,流向资本边际效益更高的产业部门,这是互补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所引起资本存量的重新组合,是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基本方式。混合式兼并,即两个在其产品或工艺上不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的企业的合并,它仅仅是出于金融上的动机,其结果只是使企业产品和经营结构多样化,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在于:促进了资金等生产要素向高科技产业转移,稳定了一些传统产业的生产与市场。总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兼并,其结果都是要改变社会资源总存量在多个产业部门间的数量比例和结构组合,或者改变要素存量在各个企业间的质量分布和数量组合,使资源存量在能得到更有效利用的产业和企业中得到集中,并使产业结构适合需求结构。对于资源配置来说,效率的含义就在于:(1)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的产业之间得到了最适度的分配,从而用既定的社会总劳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的多方面的需要;(2)资源在各个竞争性的企业之间得到了最适度的集中,从而用最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等质量的商品来。 其次,企业并购是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从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研究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很明显的。假设企业B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规模用生产能力(产量Q)一衡量,A 、B 两个企业的技术构成相同,而且,企业A兼并企业B后不改变技术构成,企业A在兼并收购B之前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企业A兼并企业B之后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从下图年看出。 图2 兼并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图中,AC是企业A的平均成本曲线,假定企业A的产量为A,平均成本为B,若企业A兼并了企业B,兼并后企业A的产量会出A增加到C,平均成本由B降低到D,这表明通过兼并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既可增加产出,又可降低生产成本,这就是企业兼并的规模经济效应。 世界范围,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组织的演进史表明,企业兼并是发育大企业的深厚土壤。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曾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财团都是在不断兼并其他企业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相当突出,这就需要通过兼并来扩大企业的规模。改革以来,随着国内企业兼并市场的日益活跃,通过兼并而扩大企业规模的例子也很多。例如海尔集团涉足“黑色”家电,深康佳以“牡康模式”、“陕康机制”低成本扩张,无不是通过兼并实现的。 再次,企业兼并使产业区域结构趋向合理。从兼并与地域相关联的角度看,可分为同地域的兼并和跨地域的兼并。同地域的兼并,往往是随着同地域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当地优势企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在我国,这种兼并的选择余地有限,尤其是受地方保护主义、小市场观念及原来关、停、并、转的惯性影响,不易形成相对开放的兼并市场,因此,这类兼并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效率较差。而跨地域兼并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它可以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和地方经济的局限,使资产存量调整的流动空间扩大,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使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分布合理公,提高资产存量的空间使用效率。 最后,企业兼并可以加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其一,兼并可以促成新兴技术部门的形成。有些部门的企业是一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创导者,但由于资本实力有限,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体系,于是,这些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以其技术优势兼并了一些资本较多的企业,其科技成果就能迅速扩大和传播,当这种科技力量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如电讯工业与电子计算机工业相互兼并,相互渗透,形成了尖端数字通讯设备制造的信息产业部门,加快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程。其二,通过高技术产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兼并,把产业结构推向高度化。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既有替代又有融合的关系。由于高技术产业生产了新产品,使某些原有的产品趋于被淘汰。如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管工业趋向衰亡。由于高技术改变了需求结构,导致原有的某些供给部门走向衰退。如光纤技术的发展,使得铜线材料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原有的金属电缆材料工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是为“代替”。高技术产业兼并传统产业后,可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就是把高技术及其产品“融合”在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促使传统产业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功能。在这里把高技术作为“过程技术”,高技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增加了传统产业的知识含量,从而有可能使传统产业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重新确定其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是资源从资本经营效率低的企业流向效率高的企业。从而使资本存量在一个更有效率的用途或生产组织中得到集中,使产业结构适合需求结构;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结构更趋优化,产业区域结构更趋合理。总而言之,企业并购是一种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机制。 注释: (1)常修泽《资产重组: 中国企业兼并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2)G.J.施蒂格勒 《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3年 第3页 参考文献 〖1〗李锐 《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A.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管理的革命》商务印书馆 1996年 〖3〗杨治 《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年 〖4〗宋宁 《存量资源的现再配置》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2年 〖5〗吴德庆等 《企业兼并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年 〖6〗龚维敬 “西方企业兼并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经济文汇》1994年3月 〖7〗李耀新等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产要素配置原理”《经济学家》1994年5月 〖8〗张军 《分工与交易》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4年 〖9〗常修泽 《资产重组:中国企业兼并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 〖10〗G.J.施蒂格勒 《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出版社 1993年 〖11〗孙黎 《公司收购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年 〖12〗王韬光、胡海峰 《企业兼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