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酒类疯狂营销 生活中的几组长镜头: 镜头一: 我们经常在酒店里点啤酒,只有某一的品牌可以选择,或者我们喝白酒或者红酒、黄酒,也只有某一个或者为数不多的品牌可以选择,这种现象,作为消费者也许你没有太多留意,或者司空见惯,只是有些奇怪,但是不会去深究,毕竟我们去酒店大多是为了品尝美食,酒只是助兴之物,就将就着喝吧。 镜头二: 在某酒店吃饭,都会有身穿不同制服的促销人员或者说品牌代表为您亲切的服务,比酒店服务人员还要热情为您端茶倒水,点菜服务,然后顺其自然地向您推荐某某品牌的酒水饮料,还向您介绍某某产品还有抽奖以及现金奖励,甚至让您免费品尝或者第一瓶直接白送给您喝,让您有点回不住面子只能将就着点吧。 镜头三: 在某商场购物,在琳琅满目的酒类商品前正反复斟酌,不知买什么礼品酒送人时,柜组人员给您推荐某某产品如何如何畅销,经不住她的三言两语的劝说,本来的购物计划也会容易超标。买完了还会暗自庆幸遇到了这么一个好服务人员,后来经朋友指点,才知道买了某某知名品牌的开发延伸产品、所谓的买断品牌的产品,甚至才听说某某著名股份公司的产品和某某著名集团的产品不是一回事情。所谓的柜组人员都是某某厂家的促销人员,因为商场为了节约开支,柜组实行了承包,厂家促销换了行头,成为商场人员。 作为消费者您,不可能面面俱到,成为各方面的专家,况且这些售卖的产品都是有QS标识的产品,质量上应该都能过关,但是丝毫的差异如何能够辨别呢?知情权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哪些又是根本无法辨别的,毕竟消费者不是专家,往往只能通过感官来进行感性评价。 我们不能说某某产品好与不好,质量上的差别能够辨别的,可能只能是包装质地的优劣,做工的精巧,设计上的细节来判定,如果让您喝装在相同瓶子的同样度数的价位的酒,有几个消费者能够评判出来是五粮液?是五粮春?还是五粮醇。于是跟风成了消费的明显特征,别人喝什么我喝什么?这一阶段,茅台一直在涨价,一瓶飞天或者五星的价格已经到了500多元了,由于厂家的控货,市场上一直奇货可居,消费者却保持着猎奇和跟风的心态,买茅台喝变成了找茅台喝,真是把经销商乐开了花,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价差,确实让他们欣喜若狂。 在物质极大丰富,产品供大于求的今天,经济环境改善和现代零售业态的改变使得厂商关系、零供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酒类产品的营销也发生者巨大的变化。有些营销手段已经变成了一种愚弄消费者的工具,劣质产品在策划专家、设计包装后标以高价格,依然能够得以畅销,不由得担心起来这样的没有信用的大环境何时才能终止。 现在的酒类竞争情况与二十年前的竞争可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买酒有托关系找门路,甚至是拿到批条就能赚钱,类似于古井贡和口子酒这样的好酒更是难以买到。随着国营老糖酒公司的逐步没落和私营个体经济的兴起以及日行月异的发展,计划体制下的传统流通受到了现代流通商贸企业的冲击,2000年左右一批中小型超市的倒闭为标志,2001年,北京华联合肥和平路店的开业以及后来家乐福长江路、环球店两个店的盛大开业,合肥的大型卖场和中型本土连锁如合家福的再度崛起,现如今,零供双方的博弈也变得愈加激烈。与此进程同步升级的,还有一个场更加激烈的博弈却在酒店渠道悄悄的进行,很多消费者却不明究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