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怎么“玩”药 在一般商品市场,消费者可以根据商品价格、品牌、质量主动选择商品,并且可与供应商讨价还价,而在药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真正的消费者——病人,只能通过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三者——医院来完成药品消费,由医生建议和决定服药品种和数量。据初步估算,我国医疗机构处方用药占全国医疗药品消费总额的85%以上,一般情况下,病人无法选择药品品种、用量,也无法讨价还价,只能被动接受。 这样,医院“玩”药,就像玩“魔方”一样地神奇,进价只有几元的药品,到了病人的手里竟达到了几十元。 “先锋霉素”针剂,在批发店里明写着是2.50元,医院的处方上是8元。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多发病,医院处方竟有100多元,所以许多人宁肯自己到药店买药也不去医院看病,“小病躺,大病扛,扛不住就见阎王”,老百姓可怜啊。 一些医院往往制定一年的创收指标,并把这些指标分解到各科室,为了完成指标,医生只好采用多开药,开好药的办法,“大处方”也就是这么来的。 一些医院把医生开药多少作为一种对医生的考核和奖励标准,并从药品销售额中拿“提成”,有了这样的奖励措施,开起药方来自然也就胆子大了,对医院、科室和自己都有好处,何乐不为呢? 据一位药品推销员介绍,到医院推销出去一瓶药,从院长、药剂科、库房到门诊医生,都能拿到若干回扣,甚至会计、出纳员都有份,即便有对门诊医生开药量的控制,可在“回扣”的利诱下,医生还是心甘情愿地做药厂的推销员,医院出售的药能不贵吗?到医院问什么都可以,千万别问药价,问药价就等于破了“规矩”,连医院内部之间都保持这样的规矩,只有卖的人和买的人知道,其它的人又如何知道内情?药价是最敏感的问题。 当然,销售商要把一种新药打进医院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各大医院都可以见到那些医药生产企业们派出的医药代表,他们熟知医院上层每个实权在握的个人档案,家庭情况,有什么嗜好,有什么特殊需求以及其它社会背景,还要掌握医院里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工作利害关系。 首先预备“开发费”,这是业内行话,先从实权级的领导人入手,打通关节,再千方百计打通医院药剂科的关键人物,采购的、审批的都不能漏,许多医院还有药事委员会,当然这些都要上“黑名单”,有钱能使鬼推磨,不舍得花钱,行吗? 各方面都通气了,开始进入回扣阶段,请客、宴会、礼品,还必须见风使舵,恰到好处,什么时候该请客,什么时候谈正事,都很微妙,这些技巧,连销售商之间也是秘密,别看那些医药代表碰到一起唠得热火朝天,其实心里都藏着小秘密,互相之间准没实话。 药一旦进了药店,可并不等于万事大吉,病人不用,药压在药房里也不行,只有病人吃到肚子里才算完事,这就靠各科室的大夫,比如医生得药品回扣10%,这是规矩,但如果与医生沟通的好,多开什么药,完全是医生的事,反正药效都差不多。 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药品商们是有本事把触角渗透到各个层次的。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