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被动“一杯水”,主动“一桶水” 2008年,我们提出的新战略方针中,“提速、增效”放在了首位。如何提速?怎样增效?这中间是有方法可循的,在这里我讲一个自己学外语把二小时的课程增值几倍的故事,相信会对怎么提速、增效有所启示。 我在英语高级班学外语的时候,能把两小时的课程增值到十几个小时。那时我们的老师是从南洋回来的蔡老师,水平很高,人很和蔼,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当时我们学的是新概念英语,蔡老师在讲完课程之后,留出很大一段时间来答疑学生们的提问,我占了答疑的大部分时间,一口气提很多问题,甚至在下课后我还会追着蔡老师问一些课堂之外的、比如《英语世界》等读物的问题,蔡老师一一作答,而且他对我的做法非常支持,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我把课堂的两个小时延长了,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了提高,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给其他同学得到了启发,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就是无意中运用了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带着思考去学,思考后又把问题反用于学习中,这样就把被动听课,变成了主动学习,达到了学生和老师的深层次互动。这是我发现的一个很大的“窍门”,它改变了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老师主导的“灌输式”被动学习,变成了“我要思考”的主动学习。学习方式一转变,思路大不一样,老师给你一杯水,你被动吸收不可能吸收到100%,而主动学习的吸收量不仅仅能超出一杯水的容量,甚至可能是一桶水,一缸水。 我们的工作也是这样,创新的无限空间就在于“学”与“思”的结合,在于主动与被动的取舍。“填鸭”式教育把很多人的思考方式给教育颠倒了,致使我们很多人把本该孔子时代总结出来的思维方式没有继承,以致于到现在还受其束缚,以至于在工作中也非常被动。其实思维一变,创新的空间、提速的空间、增效的空间就会石门顿开。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hmbk51@16.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