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专题内容 > 中国汽车厂为什么不言召回

中国汽车厂为什么不言召回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0-09-08, 访问人数: 2287


  最近,有关汽车召回的报道频频见诸于媒体。这表明,在中国与WTO越来越接近的今天,汽车召回这一概念开始在中国逐渐深入人心。国内消费者已经开始能运用法律知识来向国外汽车厂争取更多应得的权利。

  国内车厂欲召回不容易

  与国际大车厂相比,国内汽车厂家对汽车召回的态度并不明朗。虽然许多厂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宣称,在有必要时也会采取类似汽车召回的制度。上海通用便表示会和美用一样,遵循把客户安全放在首位的原则并考虑尽可能减少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神龙公司方面也表示,当产品真正发现有严重质量缺陷时,也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召回工作。一些厂家宣称他们实际上也因为不大的质量问题进行过类似的回收工作,但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个别几家大车厂在其合资方的支持下有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召回之外,大多数企业是不敢轻言召回的。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汽车工业不具备汽车召回的基本条件。这里所说的条件并不只是指法律环境,而是指我们的技术条件。一位著名合资汽车厂的工程师表示,在国内许多车厂对配件的使用和管理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一方面厂方并一定不知道具体哪批零部件用哪批车辆上,另一方面,在销售上多数汽车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用户档案,根本不能掌握客户的情况。而如果是在不清楚召回范围的情况下用广而告知的方法通知客户,很可能会造成车厂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维修服务体系的瘫痪。更要命的问题在于,由于在产品研究方面的落后,国内厂商几乎很难发现哪个部件的哪个方面出现了对整车性能产生影响的毛病。因此也就对召回无从谈起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问题倒是更好解决一些。因为国外大车厂已经众口一词地宣称会对中国用户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待。这样的态度同样适用于这些厂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但也不能否认在这一方面的国情差距。在美国,一旦公路交通管理局发现一种产品有类似的事故现象或有消贯者投诉时就会组织调查,首先会进行很初步的调查,有必要时展开具体的工程分析工作。一般而言,汽车厂家会在政府做到这一步并发现确有问题时,立即主动组织召回工作。一旦政府发现厂方确实在设计或制造的过程中有缺陷而厂方又不主动召回时,就会予以警告直至由政府勒令收回。但在国内,由于汽车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背景,在这一问题上自然会采取保护企业的做法。

  召回,不得不做的事

  有专家指出,从资金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绝大汽车制造商都是召回不起的。据估计,费尔斯通公司在最近的召回事件中损失高达3.5亿美元。而三菱汽车公司今年7月初步决定的一次可能涉及51.4万辆汽车的召回中,预估将花费4580万美元。如果按同样的情况在国内的车厂也实施召回的话,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一次召回可能就意味着倒闭。这也国家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较为审慎的原因之一。不过,一天不建立有关的法律,国内的厂家在这一问题上就很难有积极的态度。但召回,又是在消费者走向成熟之后不得不做的事。毕竟,中国已经距离加入世贸组织不远了。

  从汽车召回这一问题不难看出,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水平差距相当之大,而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中国汽车工业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尽快引入这一制度,否则就会与世界先进汽车工业越拉越远。事实上,具备进行召回的条件已经成为企业具备足够实力的象征之一。随着近年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一汽大众等企业先后引入了品牌专卖的销售制度,在掌握客户资料方面已经为实施汽车召回打下了基础。多家厂家先进设备的引进也使严格地掌握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情况成为可能。从这个问题上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存在一个有没有能力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有专家指出,在制定有关法规的问题上应该加快步伐,考虑到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办法,先在一定范围内,在较为宽松的条件上让厂商自行决定,在什么条件下实施召回。再逐渐加大管理力度,最终使召回制度成为每间车厂必须严格遵循的法律条文。这对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消费者来说都十分必要。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中国汽车业的生死劫 (2000-12-15, 南风窗,作者:章玉贵)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