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经历的会议营销(上) 大学毕业不久,做保健品的亲戚一声召唤,我从辽宁鞍山奔赴保定,开始正式加入保健品销售行业,七、八年过去了,至今回想起来,像一场喝醉后的赌博,说句心里话,人不信命都不行,上天怎么就安排我干了这一行?太多诱惑,太多陷阱,太多迷茫,太多辛苦,而又太多希望,太多探险,太多创意,太多回报。如果“人生正道是沧桑”,我坚信这一行就是正道,保健品营销From EMKT.com.cn永远走在所有行业最前沿,我这一生注定“生为其人,死为其鬼”。 八年来,在这一行,我先后接触了农村义诊、城镇社区义诊、终端派赠促销(拉驴)、社区小型科普联谊会(扫楼式邀约)、广告+终端(含专卖店)、大中型会议营销(旅游、奥运签名、社区各类有组织活动、医院合作、单位公关等)、连锁式体验中心等模式,不敢说把与会议营销相关的模式做尽了,至少主流模式都亲身实践过,真想说出来与有类似经历或正在操作会议营销的朋友分享一下,抛砖引玉,为迷失的方向,为会议营销的未来,为家庭健康产业的未来,梳理一下思路。 一、医保会议营销由来之我见 谁看到趋势,谁拥有未来。谈会议营销的由来,我觉得谁先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生当时的大环境,也必须承认:“传销”是“会议营销”之父(种子),医药保健品行业混乱是“会议营销”之母(土壤),政府调控、人口与社会经济问题是阳光、空气和水。医药企业是先锋,保健品商家是主体。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1990年,美国雅芳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官方认可的传销公司正式登陆广州,由此揭开了传销在内地发展的序幕。雅芳上门推销商品的方式令当时试图挣脱计划经济束缚的中国人耳目一新,媒体对传销这一新生事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时,经济治理、市场整顿刚刚结束,经济升温,爆发户激增,渴望暴富成为大众最普遍的心理,传销之风迅速从沿海吹向内地,席卷大江南北。至1993后,几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沿海大中城市都有传销公司在活动。1998年初,各媒体发起了对传销长达3个月之久的日诛笔伐,历数传销“十大罪状(包括打死人等)”。4月21日,新华社以通稿的形式发布国务院通知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但是,从营销模式上,从营销队伍上,从现场效果上,为医药保健品“会议营销”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全套的思路和样板,这一点不容否认。 这里要说明一下,有人说,最先做会议营销的是卖药的,因为蒙派就有很多产品开过专家讲座促销会。但我想说那不叫“会议营销”,最多叫“会议促销”,只加了专家等少数元素,而且,都是在广告铺路的基础上,还有很多时候是在户外,义诊加促销。只能说是“会议营销”现场环节的完善参与者,从时间上看,算是先行部队吧。 其次,会议营销之所以会在医药保健品行业迅速崛起,又历尽磨难,我觉得也十分符合医药保健品行业和中国市场经济特色。因为只要有新事物,就马上有消费者跟风,火了几家之后,马上有大批的商家跟风,最后把通道堵死,又要开新路。那么,90年代中后期,尤其在“三株系列事件”之后,广告轰炸、终端拦截、专家义诊、小报普投等模式开始捉襟见肘,传销“老鼠会”却精彩无限,于是有人开始“叫人”了,开科普会试试吧,至于到底谁先做的,我觉得没研究意义,你不做,有人做,大环境决定的。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