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专题内容 > 油价浮动究竟怎么办

油价浮动究竟怎么办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0-09-08, 访问人数: 1712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发出通知,自7月14日起,再次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和180元,各地市场零售中准价相应等额提高,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以国家规定的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5%的浮动幅度内制定和公布各地具体零售价格。其它油品按规定的比价关系相应调整。此次调整,使我国建立了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接轨。

  成品油价格的连续上调,将会对一些耗油量较大的行业和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国家计委采取了以下配套措施:一是要求石油、石化集团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千方百计保证国内市场供应,规范石油经营企业经营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价格规定;二是对受调价影响较大且承受能力较弱的农业、林业、渔业等行业,政府将以不同方式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对成品油调价影响铁路、水运成本增支的部分通过适当调整运营价格予以疏导;四是部分盛市将适当降低出租车公司管理费,或调整出租车、公交企业运营价格,以缓解调价影响;五是要求各地价格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对擅自超价和变相加价的行为,按照《价格法》有关规定从严查处。

  据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石油价格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首先是由我国石油资源的赋存条件和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决定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生产量的增长已不能满足石油消费量的增长。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到1999年原油进口量已超过4000万吨,占国内原油总加工量的20%左右,而且进口量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引导石油、石化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保证市场供应。其次,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步取消或降低原油和成品油关税,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允许国外石油跨国公司参与国内油品市场经营。这种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我国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使国内企业与国外石油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第三,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素质,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据了解,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这次改革基本确立了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

  由于确立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价格机制,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必然带动国内油价的变动。1999年4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扬,到目前为止,原油价格平均涨幅已达100%,汽、柴油价格涨幅分别达62%和84%。

  按照石油价格改革确定的原则,根据国际市场油品价格变化情况,1999年11月、今年2月和5月,国家计委连续3次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但仍与国际市场价格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在5月份调价基础上,6、7月份又连续两次调整,即从去年11月至今已连续五次调价,汽、柴油价格累计上涨幅度分别为42%和37%。至此,我国原油、成品油价格实现了与国际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水平上的接轨。但在时间上滞后一个月。

  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说,近几次石油价格调整都是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要求进行的,不是为了弥补企业亏损。按照日前国际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测算,接轨后石油、石化两大公司在炼油环节仍是亏损的,其原因是我国石油加工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与国外同行业还存在差距。实现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就是要给石油石化企业以压力,促进其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缩小这种差距。

  另外,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还强调,由于我们确立了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在国际市场油价上升时,国内油价随之上调;今后国际市场油价下降,国内油价也要相应下调。但日前国际市场油价仍处在高价位运行。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判断。近日,居世界原油出口第一位的沙特单方面提出增产计划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出现了小幅回落。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降,月平均价格水平低于上月平均价,国内石油价格即将随之下调。(据2000年07月15日中华工商时报)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