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与战略(一):说说品牌 有人说品牌是一种承诺,有人说品牌是一种形象,有人说品牌是一种战略。打开中国营销From EMKT.com.cn传播网及众多的关于市场、营销、管理的网站,关于品牌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令人无所适从,让读者似乎明白,也似乎不明白。总之,关于品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也凑凑热闹,来说说关于品牌的话题。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中国市场经济面临向左还是向右的时候,我正处于青春年少,还是一名可爱而单纯的消费者。那时候偶尔听到品牌,理解的含义只是牌子--就是买东西要买听说过的,这样呢受骗上当的可能性会少些。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初入市场之门,看到每一个关于品牌的论述,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都会感叹:哦!原来这就是品牌!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入行久了,见的多了,做的多了,思考的也多了,却发觉自己以前以为已经抓住的东西却越来越难以把握,心里似乎明白却无法言说。这时候我想起了道家的老祖宗老子大爷的话:“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突然之间,似乎应了佛教禅宗的顿悟的佛理,有些明白了。 虽然如道佛两家之说,大道不可言说,却也不得不说。 我们先玩玩文字概念,从品牌两个字开始谈谈。因为“品牌”两字我均未看到有标准的繁体字,所以就从我们现在所用的字体谈起。 无法考究(起码我不知道),“品牌”,这些个中国字什么时候被一个聪明人给创造出来了。 先说“品”:三个“口”字组成了一个“品”。正如三个人字组成一个“众”意指众人,大多数人一般,三个“口”字组成的“品”自然应该是指众人、大多数人共同认为、共同言说、共同褒扬或者贬斥的意思。 再说“牌”:“片”与“卑”两部分组成了一个“牌”。“片”本意是木头锯开的一半或泛指扁而薄的东西。“卑”有卑微、低下、渺小的意思,我们的民族虽个个如狼似虎,目中无人,但因深受孔孟圣人的教化,却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所以外表看起来就一个比一个谦虚。因此,我们的老祖宗就把这个本来含义让人不爽的字拿来形容自己——以表谦虚。可能是因为“片”和“卑”本身的含义,所以古时的商家把挂在门口写着店面或其他东西用以宣传的东西称为招牌。一个“片”意其形--指东西的外在形象,一个“卑”意其意--表示谦虚,说自己渺小,客人伟大。说到这里,不能不表扬一下我们的老祖宗,多少年以前就知道消费者是上帝,自己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奴仆。多么朴素,多么本真的市场经济思想啊。 然后来说说“品”与“牌”组合而成的“品牌”:说到这里了,我就从字面角度对商家的“品牌”做一个也许算不上准确的概念诠释——品牌,以消费者为中心,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得到消费者共同褒扬的企业或产品或服务所留在大众心中的一种持久的好印象。 昨天、今天的很多所谓品牌营销专家只顾着帮企业从文字概念、美术设计还有所谓的文化角度去包装和传播,却偏偏似乎忘记了“品牌”的真实含义,似乎忽略了品牌的关键要素:对消费者需求更好的满足,得到大众出自内心的共同褒扬,给大家留下持久的好印象。于是乎,才有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的无数的所谓的品牌的快速的潮涨潮落。想想看,今天我们还能在身边发现多少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所谓的大品牌。 闲来无事。玩过了品牌的文字概念,我们再来玩玩今天比较时尚的市场营销理论。 现在中国的品牌营销专家、品牌战略专家很多,夸张一点的说,在百度、谷歌、在雅虎或任何一个提供搜索服务的网站,随便输入“品牌、营销、策划、市场”的字眼,就会蹦出一大堆所谓的品牌专家。这些“专家”各有所长,都有自己的理论,一个比一个能忽悠,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咋一看一听,都很有见地,不服都不行。都说本山大叔是忽悠大师,我看不然,真正的大师不在春晚,就在我们的身边。本山大叔充其量也就是卖卖拐,卖卖车,但是我们的很多“品牌专家”只需要花点钱经常在相关媒体上露露脸、卖弄卖弄文字或嘴皮子就可以日进斗金。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在程帆先生主编的一本书里看到的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忽悠大师的故。不过时间不是现在,而是中国的古代。故事的梗概是:一位行脚僧人,曾去参访一位自称为“沉默大师”的禅师。他对“沉默大师”的解答相当的满意,所以便赞不绝口地对人说:当我问他“如何是佛”时,他立即向东看看,又向西望望,表示众生不知是佛,不知佛既不在东,也不在西,而佛正是自己;当我问他“如何是法”时,他仰面看看天,然后又看看地,表示法无高下,一视同仁;当我问他“如何是僧”时,他只是闭起眼睛,一言不发,表示“闭目云山深处臣,始知其人是高僧”;当我问他“如何是福”时,他伸开助人的双手,表示普度众生。这位行脚僧人真是憨厚可爱,把他本人的觉悟附会到“沉默大师”的举止上去了,殊不知“大师”其实是个骗子,以前为了出售他的野狐禅,曾专门请了两个能演善辩的和尚来替他圆谎。他则自称“沉默禅师”,三人勾结起来骗香火钱。那位行脚僧人来参访他时,恰巧那两个和尚不在身边,这一下他便赶到大为不妙了。只好出此下策而为之,并非真是“沉默大师”。 我们国人自清朝鸦片战争以来开始形成并日益严重的崇洋媚外的奴才文化到今天还甚嚣尘上,大家对外来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新奇、神秘、膜拜而渴求。印象中,我们一会哈港(香港回归了,现在不值得哈了),一会哈日,一会哈韩,至于欧美,那是我们一直想要哈的。“哈”字什么意思?我理解为“哈巴狗”的哈,是一种典型的狗奴才思想。现在的很多傻冒或许认为“哈日、哈韩、哈美”还是一种时尚,我真为我拥有这样的同胞而不齿。 当然,千万别把不“哈”当作一味排斥,我想说的只是应该以一种正常的心态去对待所不熟知的事物,人家好的地方我们应该本着谦虚的精神去学习,而不是盲目的一味的对所有舶来的东西都去追捧。 市场营销学不是我们创造的,是人家老美整出来的。这自然让一大批对市场营销、对品牌、对策划也许真懂也许半懂也许不懂的忽悠大师们提供了一个发财的机会。这些“大师”开口必市场,闭口必传播,时不时的还能蹦出几个不甚连贯的英文单词,似乎这样才可以显示出他的时尚和水平。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我的一个鸟朋友的故事:我一个朋友刚到上海在一家纯国产纯民营卖纯中药的一家公司的市场部呆了几天,好像是跟深圳一个我不太搞得懂的获得过什么“中国十大策划人”之一叫什么什么童的“策划大师”碰了一面,然后就跟我开口就是“marketing”,闭口“sale”,形容他的女朋友也非得说“face”长的很好看。把我气得当时真想把他的脸打得像“废墟”。又过了很久,听说那个叫什么什么童的“策划大师”帮他们公司搞的方案好像没什么用,反倒是他们公司为此花了不少冤枉钱,被大大的折腾了一把。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