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服装到底在卖什么?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从最早的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占据的“统治地位”,到如今的万紫千红的“奇装异服”,中国人的服装消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服装到底在卖什么呢? 八十年代卖衣服 在经过10年的文革期后,中国人深埋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随着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人们开始追求潮流,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服装时代就这样到来了。 当时的一部电影《庐山恋》,其中女主角,艳丽的时装给当时看惯了“绿、蓝、黑、灰”的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于是,似乎一夜之间,中国的大地仿佛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颜料盒,人们纷纷的穿上了各种色彩艳丽的服装。但此时的人们由于受当时收入以及消费观念的制约,还是以实惠为主。更多的注重的是外在的因素。 比如,八十年代初期全国曾经风靡过“的确良”。“的确良”其实是一种化纤面料,按现在的眼光,它其实一点也不良。因为它是化纤面料,所以穿上它会感到异常闷热。但只因为它挺刮、滑爽、尤其是能印染出的鲜亮效果,在那个年代受到了全国的追捧。年轻姑娘们穿着碎花的“的确凉”裙子,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一抹亮丽的风景。 可以这样讲,在那个短缺经济的年代,大家买的就是产品,有一点好看的产品就行了。 九十年代卖牌子 9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力的上升,人们对服装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开始讲究牌子了。他们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着装的品牌档次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主要标志。尤其是中国女性,当她们开始以更独立的身份出现在重要的社交及商务场合,“没有件名牌的行头没法见人”成为普遍女白领的共识。 在这个年代里,诞生了“雅戈尔”、“杉杉”、“真维斯”、“班尼路”等诸多的品牌。现在它们都已成为各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不论是什么服装类别,现在所能看到的主力品牌,很多都是经历了那个时代的硝烟,由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的胜利者。可以说,中国的服装品牌之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穿名牌,成了当时的一个流行词。在这一时期,即使买不起真正的名牌,人们也会去淘一些仿冒品穿戴,仿佛身上的衣服没个牌子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甚至连学校的学生都会彼此攀比互相的衣服,你是什么牌子的,我是什么牌子的。由此可见,当时牌子对人们的影响力有多大。同样在这个年代,国外的一些真正的服装品牌也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90年代是中国服装业一个关键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消费者从80年代的注重外在转变为注重品牌了。多元价值观开始形成,社会利益开始结构性调整;服装品牌完成了从“产品需求”到“品牌需求”的转型。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