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术可学,道不可谋--正确认识国学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在一些企业的培训中,学员们特别喜欢听中国From EMKT.com.cn传统的历史故事,所以,不免要讲些传统的故事来激发学员的理解与兴趣。然而,喜欢听故事的却也不限于中国传统的,全球的历史其实学员都感兴趣。如果把喜欢传统文化中的故事或者是某些名言拿来就等同于管理原则的话,甚至得出中国传统核心文化价值观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复兴”,会成为企业管理的主导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那就是对管理最大的误导了。 我们看待一个思想或思维方式的本质,不能以大多数文化都倡导的基本做人原则来看待。比如你说“仁”好不好,“礼”好不好,“孝”好不好?当然好,然而既便不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世界三大宗教之之一:基督教倡导“两爱”——一是爱上帝,二是爱人如已,而佛教更是倡导“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甚至将爱扩展到了动物界,可算是最早的生态保护主义了。尽管这三种“爱”本质大不一样,但对于广大企业年轻员工而言,特别是在物质条件丰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而言,又如何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差别呢? 我曾与一会咨询界朋友聊天,聊了我对传统国学的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后,他大吃一惊,认为我颠覆了他的对企业管理的思维。而我也大吃一惊的是,我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仅有的批判性教育,以及对科学精神的毫不怀疑的追求,似乎到了现在也被颠覆或者完全淡漠了。也许是娱乐性电视给予了我们历史太多的辉煌。年轻人在“辫子阿哥与民间格格”的梦想中构建自己的浪漫的历史画面。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把长辫子军写得很正义,而把农导军变成了匪徒时,实在是让人想了好久想不通。 对历史的误读,即来源信息不对称,也来源过多的戏说。自然,兴起一股对历史文化传统追搠之风当然对于弥补当代人精神的空白是有好处的。但是,当这股思潮习卷企业时,我们不得不为之担忧——究竟是精神鸦片还是精神食粮,也有人说,“去是糟粕,取其精华”。说这话简直就象一个圣人一样,为什么呢,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谁又能说得清这里面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呢?而大凡是精华的东西,总是要人“修身养性”,戒这戒那的。孔子说的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种要求少有人能做到,而我们大多歌颂的那些英雄,却反其道而行之。既便真的是做到了,恐怕大的丢了江山,如朱允文,刘禅、扶苏之类的,小的也会碌碌无为。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