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中国企业呼唤转变增长方式

中国企业呼唤转变增长方式

从啤酒行业管窥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04-17, 作者: 沈志勇, 访问人数: 2709


  通过前些年各大品牌的并购与重组,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华润、青岛、英博、燕京几大品牌共占江山;金威、珠江、金星等二线品牌奋力抢夺的局面。可以说,啤酒业是越来越走向成熟了。但在这个似乎成熟的行业里,几个结构性的矛盾却一直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第一 ,规模大,利润低:

  中国啤酒的利润水平在饮料业中严重偏低,2007年中国白酒生产400万吨,利润超过100亿元,而啤酒生产360万吨,利润不足50亿元。也就是说,一吨啤酒的利润仅仅100余元。一桶啤酒经营性利润只有美国的1/10,在很多地区还有1元啤酒出售,一瓶啤酒尚抵不过瓶装矿泉水的售价。

  第二,“三低现象”严重:

  低端、低价、低利润的“三低现象”,制约着啤酒品牌的发展。中国市场,低廉的“普通”品牌大约占市场的85%到90%、国内高档品牌占7%到10%、国际高档品牌占3%到5%。

  特别是我国区域啤酒品牌大多处于低价、低端、薄利的阶段,塑箱酒的比例比较高,纸箱酒又拉不上价格。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价格不坚挺,品牌档次不高,形象不好。这是国内大多数区域品牌面临的现状。

  啤酒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通路、营销问题,都是由于利润空间小这一基本事实造成的。价格是地方性啤酒品牌的生死利刃,它制约着地方性啤酒品牌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路径。

  第三,成本急速上涨,行业呼唤转型:

  国内某一线啤酒品牌最新采购方案透露,2008年,进口大麦将从2100-2200元上涨到4600-5200元/吨,国产麦芽从2800-3000元/吨涨到5000元/吨以上,进口麦芽从3400-3600元/吨涨到6000-6200元/吨,啤酒花从29000-30000元/吨涨到80000-90000元/吨。

  除原料价格上涨、市场投入增加外,啤酒辅料价格也一路飙升,涨幅达40%以上;同时,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啤酒玻璃瓶、塑料箱的价格也一路上涨,预计2008年涨幅将达20%左右;另外,运费大幅增长,人工成本也随着物价上涨而提高。

  仅大麦就占啤酒生产成本40%以上,2008年上述主要原材料暴涨必将导致成本暴涨。按涨价后的成本价格进行生产,每吨啤酒成本价格将上涨200元以上。

  根据中国酿酒工业提供数据,去年全国啤酒生产总量是3515.15万千升;目前国内啤酒产量年增长额约20%,到2008年行业生产总成本增幅将突破百亿元。

  100余元利润,要应对200元成本上涨,行业危机无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其实,这样的行业性危机,不仅仅发生在啤酒行业,也发生在中国的很多其他行业。比如中国纺织业。

  中国纺织行业过去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法宝:低廉劳动力成本和高比例银行信贷。而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同时失去了这两个法宝。

  2007年汇率上升了7个点、劳动力成本增加了20%、出口退税下调了2个点、生产资料上涨了3%-5%。2007年的前三个季度,据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达到99亿。

  到了2008年,随着宏观调控和银根的紧缩,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爆发,将有 1/3企业面临倒闭。

  与啤酒业、纺织业相同处境的,还有中国很多的行业,可以这样讲,绝大部分的中国行业,都处于“三大(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的境地,如此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异常突出。

  这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国家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各行各业也有必要按照国家总体经济战略,来调整自己的战略走向。笔者以为,从“先大后强”向“先强后大”转型,是啤酒企业必须要转变的一种增长方式。

  郎咸平曾经对青岛啤酒做过分析,他说:

  青岛啤酒在2001年以前,其战略就是要先做大后做强。所以从93年一直到2001年的八年当中,青岛总共收购了43家啤酒厂,年产量从10几万吨做到了251万吨,企业规模迅速做大了。

  可是,青岛啤酒并没有做强。青岛啤酒的净资产收益率从93年的12%跌到了的2001年的3%,它的股价也由93点的八块钱左右跌到了2001年的不到一块钱。

  2001年以后,青岛啤酒进行了战略调整,从“先大后强”调整为“先强后大”。

  首先,青岛啤酒引进了ERP系统对经销过程进行管理;每年仅仅通过运输、物流、仓储等等的改进,就能够节省4887万元。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沈志勇 沈志勇: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12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新经济第一代策划人”,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在无“市”的市场,创造“市”; 长于帮助弱势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
查看沈志勇详细介绍  浏览沈志勇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中国企业必修三项内功 (2010-09-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安振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新视野 (2008-12-17, 《新营销》,作者:李其)
*中国企业进入价值战略竞争时代 (2007-08-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志勇)
*营销外包,一种策略性价值增长方式 (2006-03-02, 《新营销》2006年第三期,作者:陈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