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师语言的“五项修炼” “人靠衣裳马靠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培训师的第二张脸。那培训师的语言又有哪些特征呢?我们又如何修炼才能做到口吐莲花、出口成章呢? 一、语言的骨胳—主体结构/框架稳健 砌房子应先打地基,再做主体框架,最后封顶或做房檐。写文章、讲课、做课件亦是如此。可将其分为三段式,做到“龙头猪肚凤尾”。中间部分是主体,要确定支柱。没有框架的房子只能是堆砌,堆砌的房子是不牢固的,是没有力度的,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所以,培训师语言的第一要诀是谋篇布局,“谋定而后动”。 二、语言的神经—主线清楚,脉络清晰 文章、课件要有“一根筋”,这根筋就是中心思想,要贯穿始末。要想做到全文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就要注意素材的前后顺序、过度衔接。没有主线的语言就只能是前言不搭后语、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胡编乱侃。培训师在组织语言时,一定要紧紧围绕主线进行开枝散叶,做到尤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当文字无法清楚地表达脉络时,可借助予流程图、模型图、鱼刺图等。 三、语言的肉—有内容,有内涵 语言要吸引人必须要有内容,有内涵。空洞无物、清汤寡水、陈词滥调、一成不变的炒剩饭是没有生命力的。要做到有内容就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收集素材,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用数据说话,举实例验证。 思想可以是高度的概括、总结或提炼,亦或是推陈出新,旧瓶装新酒,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四、语言的血色—丰润、多样化 没有血色的脸会显得苍白无力。要做到语言“面色红润万人迷”,就要使语言的表达方式多样化。千篇一律的陈述句、修饰太多的长句会使人乏味、乏力,学会合理地使用长句、短句、反问句、疑问句、夸张句、排比句等,使各种句式交替出现,错落有致,长句要连贯,短句要精悍,反问、疑问要注意语气,夸张、排比要加强气势,这样才能使整个语言浑然一体,各种句式交相辉映而夺人耳目。 除了句型丰富多样,还要做到内容的精彩纷呈。名人名言、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谚语、唐诗宋词、“之乎者也”也是“装饰”“点缀”语言的不二选择。当然不能为了“之乎者也”而“之乎者也”,否则就会被人嗤之于做作、穷酸、迂腐和书生气。对语言的润色要做到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宛如傍晚时树林里轻轻掠过的一缕清风让人觉得清新自然心旷神怡。 五、语言的精气—情感饱满 惊涛骇浪比波澜不惊更会使人心潮澎湃。再美丽的语言如果只是平铺直叙,也会使人审美疲劳,睡意漾然。培训师应根据背景、情节和表达的需要或急促或缓慢,以达到一张一弛或欲擒故纵的效果。 除了声的抑扬顿挫以外,还应做到情的情不自禁。“人非草木”,笔者认为,培训师适度的煽情是可取的。激情澎湃处一个紧紧握住的拳头,愤世嫉俗时一双咄咄逼人的目光,忧心如焚时一个愁眉不展的额头,情到深处夺眶而出的盈盈泪光,都会是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培训课堂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值得注意的是,煽情是适度的,是收放自如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入“戏”太深,致使场面失控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真挚情感的流露或激情四射是需要对课程内容的成竹在胸、深信不疑和对培训事业由衷的热爱。 吐词清楚,发音准确不可或缺,剔除大量不合适宜的惊叹词、俗语、俚语更不可小觎。要做到以上五点,看上去容易,实则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多看、多写、多讲、多查才能积沙成塔、积液成裘。在看读说写的过程中,遇到生字辟词千万不要放过,要一查到底:查字典、查手册、查baidu的“知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From EMKT.com.cn。”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吧,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金嘴”“名嘴”,即使不是某行业的,也可以是某地区、某单位的!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769-84835190,电子邮件: qc_xing@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