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国美担忧 据日文媒体ChinaPress 2008年5月28日报道:苏宁电器2008年1季度销售收入达126.38亿元(约2022.8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达41.95%,高出国美电器(00493HK)1季度销售4.62亿元;净利润4.31亿元(约68.96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达67.12%。其中可比店面还原后同期增长达12%,远高出国美电器3.17%的可比店面增长率水平。 该报道同时指出,国美电器陈晓总裁在回应媒体质疑销售为何被店面数量远少于该公司的对手苏宁电器所反超的问题时,将国美电器销售低于苏宁电器的原因归咎于由于港交所会计准则的限制,国美电器尚未将去年所收购的北京大中电器的1季度销售收入“装入”香港上市公司,以至于销售被苏宁电器“反超”。 但同时有媒体进一步提出质疑,且不考虑大中电器销售的因素,国美+永乐为什么没有实现当初“1+1>2”的设想,反而造成被苏宁电器反超的“被动”局面?昨天收永乐,明天收大中,难道国美电器只能通过不停的收购才能够“守住”中国家电连锁的霸主宝座?而苏宁电器罕有收购,且门店数量与国美电器相差近百家,会不会像2000年美国百思买(BestBuy)反超电路城(Circuit City Stores),2002年山田电机反超小岛电器(Kojima)一样,上演“弯道超越”的终极大戏?最终夺取家电连锁“消耗战”、“持久战”的胜利呢?家电连锁竞争究竟是“实力(规模)说话”还是“耐力”制胜?究竟是“资本为王”还是“攻略至上”?这场马拉松竞赛的冲刺阶段何时到来?选手们最终表现如何?苏宁电器如何看待反超和“超越”的区别?会不会就此高歌猛进,抑或是陶醉于“反超”的假象而松懈,当赛道拉直以后而“追悔”呢?如此等等,人们对这两个互为“宿敌”的家电连锁巨头猜测升级;而苏宁&国美自己肯定也在各怀心事,谋划着如何回应人们的猜测? 几乎相同的经营模式,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苏宁电器选择了一条内生性增长追逐质量型结构增长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民企到公众企业,从传统电器连锁到3C连锁的“华丽转身”,形成了社会公众资金和营业利润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资本模式;1%的股东持有95%的股票,也使其成为深圳证交所持股集中度最高的公司,复权后股价从07年1月4日的92.40元/股,涨幅高达211%达到287.40元/股。大有当年后起之秀,今日的日本家电连锁霸主山田电机10年股价上涨58倍的“王者之相”。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