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啤酒行业的未来之路 中国啤酒行业的未来走势将会出现以下特征: 一、企业并购潮进一步高涨,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从国外产业市场结构发展的历程看,企业兼并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的直接途径。正如施蒂格勒在《通往垄断和寡占之路——兼并》一书中所说:“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发展成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中国啤酒产业正向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阶段发展,所以今后产业内的并购仍将继续,而且并购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并购潮的进一步高涨加速了中国啤酒产业规模化、集团化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会继续下降,青岛、燕京、华润的下属企业会继续增加,生产能力和年产量会持续增长。珠啤、金星、哈啤等二级集团也会迅速扩张,规模会快速增大。产业集中化程度不断加强。2007年中国啤酒行业的总产销量销突破了40000万吨,比2006年的总产销量增长了16.3%,而青岛、华润、燕京三巨头的总产销量接近1500万吨,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40%。 二、行业寡头逐渐形成 从全国啤酒市场格局看,经过一番并购和发展后,青啤、华润、燕啤三大啤酒集团的第一梯队的地位已经奠定,珠啤、重啤、哈啤、金星第二梯队鼎立之势已渐形。国内啤酒市场目前基本上呈现地域性的分布,各自独霸一方,东北啤,北方有燕京,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重啤,南部有珠江,中部有金星,且青啤、燕京、华润在东北、北京、西南等市场上已经形成短兵相接之势。尽管由于全行业有近40%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经常引发恶性的价格战和不公平的竞争,但是规模和品牌已经注定,这些啤酒巨头在最近一段时期内的位置将不会发生改变。今后国内主要大型啤酒企业将利用资本和规模的实力继续进行着合纵连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直接化、表面化。随着啤酒行业整合的力度不断加大,各主要啤酒生产企业之间不但在产品价格、市场区域上展开直接竞争,而且这种竞争正在向全方位、高层次发展。可以预期,在未来的10年之内进过进一步的规模整合后,将形成青啤、燕京、华润、珠啤、哈啤、金星等十家左右的大型企业集团垄断国内啤酒市场的局面。 三、竞争国际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化,市场经济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将为国际资本进入国内啤酒市场提供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国外资本将会运用其在管理和市场方面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啤酒产业方面的投资。如百威除了与青啤合作之外,还将进一步投资使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从目前的20多万吨提升到50万吨;华润及外资合作伙伴SAB公司将联手增资20亿元用于今后5年内在中国啤酒收购预算;英特布鲁入股珠啤后,又放言中国的二线啤酒企业都将可能是其下一步收购对象;麒麟、札幌啤酒也在加紧实施在中国的增产计划。随着青啤、燕啤等民族啤酒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不断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战略实施步伐。一方面青啤、燕啤等著名品牌的出口量会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青啤、燕啤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尤其是青啤在东南亚、非洲、美国海外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将会在进一步增加海外投资。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