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尔不必收购GE白电 目前,海尔正处于“临门一脚”状态,一脚在世界名牌的门里,一脚在世界名牌的门外。 海尔现在正着力培育高利润产品,这样的调整再坚持两年,相信海一定能跨入国际知名品牌行列。这个时候去竞购GE白电,原本稳健的发展战略将平添变数。无论从美国家电业发展轨迹,还是从海尔有无收购可能,都能找到海尔不必竞购GE白电业务的理由。 理由一:并购风险与企业现实需要 实际上,海尔并购GE家电可能极小,这里的原因至少包含以下三点。 首先是资金问题——海尔用于并购的资金从哪里来?以保守计算,收购GE白电最低也要50亿美元,这无疑是个相当现实的问题。 2005年,海尔提出并购美泰,十多亿美元的要价最终让海尔功亏一篑;现在,面对50多亿美元的要价,岂非难度更大? 退一步说,即便并购资金不存在问题,可以通过股市及财务战略合作伙伴筹措,那么,海尔拿下GE白电业务后,怎么办?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TCL并购汤姆逊最具有代表性,几年下来,可以说得分不及格。并购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并购之后的整合却是特别难的。 在医学上有种现象叫“溶血反应”,就是说,新输入体内的血液,如果和原有血型不匹配,将导致血液凝固,进而导致受血个体死亡。同样的道理,收购失败,往往是文化整合难度大。联想十多亿美元并购IBM,相对来说还算成功,但要看到,联想的整合能力远强于海尔。也就是说,海尔的并购金额更高,整合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再次,即便前述两点问题都不存在,海尔有无并购GE白电之必要?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从海尔目前发展态势看,我个人认为无此必要。 目前,海尔正处于整顿期。2005年底时,海尔集团销售额已经达到1060亿元;到了2007年底,这个数字是1180亿元。发展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海尔已经进入调整期。 张瑞敏曾在不同场合说过两句话,可以验证海尔进行调整发展的深刻内因。其一是,海尔白电出身,家底薄、专利少、利润率低、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在创新能力上与索尼、三星等国际品牌还很大差距;其二是,海尔品牌目前仍处于“中国名牌”向“世界名牌”跨越中,这跟其产品创新能力直接相关。 确实,海尔小冰箱业务在美国极其成功。但要看到,美国市场是一个以大冰箱为主,小冰箱为辅的市场,海尔在美国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品牌,无法与西门子等大品牌平起平坐。 同样,从海尔广告投放角度看,海尔要成为世界品牌的努力一直未放弃。在国外,我们常常可以在莫斯科、日本银座等地方看到海尔广告,这是海尔在为培育世界品牌做不懈努力。 杨绵绵在今年两会期间曾经接受媒体采访,认为海尔过去存在重数量轻效益现象,现在要培育高利润产品,要在产品档次和技术专利上下工夫。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