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赞助与非赞助之争:唯有争,才能赢 “奥林匹克”是个有112年历史的巨大品牌,作为品牌,要保护自身的利益、保护签约赞助商的利益,自然不愿意被“外人”利用,不愿意被非官方赞助企业“揩油”。 然而,本次围绕在北京奥运会周围的奥运赞助之争,从开始,到高潮,到可以预期的后续都充斥着大量的精彩商战,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很多参与到奥运之争的企业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许这印证了一点:唯有争,才能赢。 从申请奥运赞助资格开始,竞争就已经白热化,阿迪和李宁,搜狐和新浪,伊利和蒙牛,等一系列精彩案例已经异彩纷呈。作为连续几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服装提供商,李宁在家门口的竞争中当然不愿意失去优势,然而几番竞争下来,还是败给了拥有更多国际竞争经验的阿迪,然后李宁并未认输,马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奥运营销From EMKT.com.cn战略”与之抗衡。在互联网领域,一个值得高兴的地方是,作为两届奥运官网提供者(非赞助商)的雅虎,早早出局,只剩下国内的两大巨头新浪和搜狐竞争,新浪一向以为自己是中国门户网站当之无愧的老大,奥运赞助自然非我莫属,然后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搜狐号称用比新浪更低的现金价格获得了奥运赞助资格,事后新浪总编陈彤酸酸地说“新浪对赞助奥运事宜做过深入评估,认为投入产出比不够,所以放弃”,不知陈总在现在看到很多奥运赞助商在跟搜狐做品牌合作营销奥运而因此让搜狐大赚银子的时候是做何感想。另外一个没有以价格因素获得奥运赞助资格的是伊利,据称蒙牛报价比伊利更高,最终胜出的却是伊利,窃以为这与奥组委的选择标准有关:金钱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产品和品牌的稳定性。赞助商尘埃落定之后,蒙牛又爆出了“被骗了”的呼声,这给本来已经光怪陆离的中国商场平添了一份喜剧的色彩,是任何小说家都很难想象的情节。 赞助商资格竞争结束后,其实奥运营销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一方面赞助商拿着手中的“尚方宝剑”准备大干一场,一方面不甘失败的竞争对手卷土重来。大量奥运相关活动和疑似奥运活动铺天盖地而来,也许,只有在中国,在2006-2008年这个期间内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一切为了奥运,奥运代表一切。从小学校的开学典礼,到街头大妈的窃窃私议:“哟,这奥运都要来了这人怎么这么不文明,还随地吐痰呢?” 真不知道这是奥运的幸运还是中国的悲哀。 从营销层面讲,各企业更是不肯放过奥运营销的机会,不管是奥运赞助上还是非赞助商,通通上台表演一番,而事实上,在06年到07年的两年,确实有很多非奥运赞助商通过与奥运相关的活动得到了利益,这也与对奥运赞助商的保护不利有关。如果奥运赞助是一个大圈子,圈里人要强调奥运产权、规范奥运市场;圈外人则想着“有财大家发”,这就是奥运商战的主要矛盾。 一位参加过申奥工作的北京奥组委的专家介绍说,当初,北京市在同国际奥委会签订承办协议时,就承诺要专门制定法律,用以保护奥林匹克的合法权益。不久,《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于2001年11月1日正式出台。在《规定》实行了5个月后,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同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还出版了由北京奥组委编撰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释义及实用指南》一书,对受保护的所有奥林匹克标志作了详细的说明。 《条例》一共有15项内容,重点规定了“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依照本条例对奥林匹克标志享有专有权。未经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为商业目的(含潜在商业目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