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鄂酒的发展之路 2008年,对于众多的行业来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但对于鄂酒企业来说,发展的压力接踵而至。最大的压力是原材料成本上涨。鄂酒向来不是酒业市场的排头兵,但近两年鄂酒却声名鹊起,目前鄂酒各品牌“走出去”战略已取得了明显成绩,在不少地方已经打破了川、皖、贵多年来一统天下的格局。增长迅速。据湖北酒业协会介绍,湖北白酒历经多年潜心经营,目前的总产量可达到30万吨,湖北白酒行业在全国排名第五,还有增长空间。 全国涨价波及湖北 目前在湖北市场上涨价策略也颇有讲究,各类酒业的上涨价格有的是出厂价,有的是终端价,例如,年前贵州茅台上调出厂价20%,四川宜宾的五粮液宣布在终端上再次提价,武汉终端市场五粮液价格每瓶上调40元。同期在北京的市场上,五粮液68度、52度、39度的零售价格都上调了50元,分别达到了588元、568元和488元。而这个调价也不是一步到步,一年之中几次调整,“温水青蛙效应”,贵州茅台的最早一次提价大约是在06年的3月份。五粮液的终端价格一年来提价五次。07年底,涨价之风愈演愈烈,高档白酒率先提价,各大名酒是闻风而动,提价之风波及到低档白酒。 湖北本地名酒白云边、枝江、稻花香、中国From EMKT.com.cn劲酒年前也应声调价,市场统计,枝江有7个品种调价,中国劲酒保健礼盒装价格上调,白云边提价总幅度达15%,低档市场上枝江散装白酒从每斤2.8元涨到了每斤3元。 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这对劳动密集型的酒类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挑战。调价策略,很显然是符合市场规律,消费者也认为是大势所趋。涨价并不可怕,关键是湖北酒业如何将这一压力转化为动力,2008,各大鄂酒势必要迈出重要的一步。 推广策略各自为营 一片涨价声,已使终端供应紧张,07年底武汉市场货源紧张,造成大经销商在厂里蹲点抢货,终端经销商规定顾客平均购买量不超过10件的限量销售,一时之间,引发婚庆市场的酒水供应不足,不少新人采用两种品牌酒同时上桌。媒体质疑市场,引起不少厂家负责人是纷纷避徭:市场需求旺盛,才导致市场产品供应不足。不知是厂家的一次“试水”还是真的迫于成本上涨的因素。 总体来看,在竞争定位中,鄂酒企业还算是能保持头脑清醒,例如枝江多年来就一直致足于大众白酒市场,在低档和中档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总体价位在40元以下。 白云边在中档白档市场上表现强势,一般多消费于商务场合和喜宴市场,去年40元至100元之间约占销售总额的一半。酒业董事长李欣希望,投资4亿元的新工业园投产后,白云边现有的产量能翻番,明年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跻身全国家10强。 稻花香的市场定位也主打中低档市场,但至今在湖北市场根基不稳,市场份额比枝江小得很多,多年来,湖北稻花香都是以碉堡式推进战略在省外市场(江浙、广东)表现出众,知名度甚至高于本省市场。 劲酒是白酒市场中的一个“另类”,一直专注于保健酒市场,并以此引起了健康饮酒文化,对此,劲酒提出了“用做药的标准做保健酒”的理念,在宣销推广中借鉴不少保健品的运作方式,广告投放注重于地面和报媒,在市场口碑和知名度上自成一家。具统计,武汉市场上劲酒占据60%的市场份额,餐饮渠道占近90%的消费份额,地位根深蒂固。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