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三鹿热”中的冷思考 三鹿婴幼儿奶粉被检出每公斤含2500多毫克三聚氰胺的消息震惊世人!目前受害患儿已达1200多人,死亡2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已宣布从伊利、蒙牛、雅士利、光明、圣元等22个厂家的69个批次的奶粉中查出了0.09—619毫克的三聚氰胺,各地超市闻风下架。同时停产的企业有66家(全国共有175家乃制品企业),被宣布没有问题的企业有87家。河北省已经对有关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处分,对涉案人员采取了刑事手段。受此影响,继奥运会、残奥会之后,中国迅速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 政府对此次公共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所采取的处置措施是十分及时和公正的。这样做,利大于弊。不护短,将问题全盘曝光,总比遮遮掩掩要好,毕竟“民以食为天”啊! 作为营销From EMKT.com.cn人,客观冷静地看待“毒奶粉”这件事,也许可以从中得到对任何行业都可资借鉴的教益。 一、上榜的22个厂家,绝大多数都荣获了国家免检、中国名牌、驰名商标。这是在国内做企业的人梦寐以求的顶级荣誉。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从事过一些申办这些荣誉的工作。很明显,如果简单地认为这仅仅是企业的行为,那是患了“企业幼稚病”,就如同你认为企业每年花了几千万广告费仅仅是为了打品牌一样可笑。打广告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招商”和“引资”,让消费者看到广告只是附带一笔。而申报这些国家级荣誉,其实主要都是各地方政府在幕后角力,是政绩工程,这才是根本所在。某地又新评了一个“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传统的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绿化先进城市”等应该具有同等意义。当然,企业借此更加好做宣传,同时还得了丰厚奖金(一般单项奖金达50—300万元),也是皆大欢喜的事。只是苦了消费者,咱们就是冲着这些国家级的荣誉来选购产品,一旦荣誉失真,对政府行为的公信力产生了疑虑,这种负面效应恐非短时间内能够彻底消除。 二是事件发生后,有许多人奇怪,象三鹿这样的大公司,为啥不搞危机公关?我想反问一句:您凭啥说人家没有搞危机公关?实际上,从头至尾,三鹿都采取了有效的公关策略。这件事,早在数月前就已经被投诉了,但人家就是能成功敷衍为“个案”。待到全面案发,中央电视台不得不点名曝光(要知道三鹿也是央视的老客户啦),官方语言是“三鹿厂家经过自查,发现9月8号之前的部分产品受到了 化学品三聚氰胺的污染,现已决定对这些产品全部召回。”全国人民听得一头雾水: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大工业生产,食品怎么会受到有毒有害的化学品的“污染”呢?时至今日,石家庄已经“逮捕4人,刑事拘留22人”,给我们的印象还是:三聚氰胺虽然是被人为添加进去的,但是那是由于三鹿公司对原料质量控制严格,一些原奶供应商(都是郊区农民)见利忘义而弄虚作假,而且数量有限------。偏偏有个网友很专业,经过测算,以三鹿公布的数字顺推,那20个农民要没日没夜地忙着掺假三年!所以,危机公关也不是万能的,事情已经到了无法自圆其说、已经触犯国法、已经众怒难犯的程度,还寄望于什么公关专家?悔不当初是真! 三是中国的市场竞争水平,尤其是快消品的竞争水平,很多营销专家都断言早已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升级为渠道竞争、品牌竞争,现在更是进入了资本竞争、文化竞争!嘿嘿,这个案例实实在在地给营销专家们上了一课:您就往天上吹吧!俺们搞企业的,赚的都是真金白银,讲究的就是个成本,说一千道一万,打的还是价格战!怎么了,现代战争就不能拼刺刀?狭路相逢勇者胜,短兵相接拼刺刀比导弹管用啊!添加了三聚氰氨,蛋白质含量指标就上去啦,每公斤才十元成本,您敢把纯牛奶也卖十元给我看看?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