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围》:从负数做起,中国药企也能搞好研发 新中国成立时,内战遗留的是一个烂摊子:万事不备,百业待兴。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发展经济、振兴科技,走了三条路。第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第二条,获得苏联援助,发展军工、冶金、化工等工业体系;第三条,从各种途径和方式,吸引优秀的中国科学家从海外归国。 最终的结果是,新中国短期内快速发展,甚至短时期内,勒紧裤腰带造出了“两弹一星”。 要的就是这种骨气和血性! 今天,中国制药业要想搞好研发创新,做出产品“原子弹”,也需要走类似的三条路。正如十一五规划所指出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第一条路:自主研发,研发内部化 世界医药巨头多投入巨资实行自主研发。一般新药研发费用为年销售额的15-20%。而我国医药工业企业2005年的研发费用仅仅为45亿元,占销售额的1%,多数企业不设研发部门。这证明,部分企业还没有足够重视研发创新。 对于通过原始积累,已经具备雄厚资金和研发实力,或者已经打通融资体系的处方药企业,应该成立自有研发机构,实现自主创新。关键是:具备战略意识、加大科研投入、选准研发项目。 所附案例的恒瑞、康缘,以及江苏正大天晴等药企,都已经成立药物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从而建立起了核心竞争优势。 第二条路:合作研发,研发外部化 任何企业很难具有并保持价值链所有环节的优势,但却可以依靠自身拥有一个或几个价值链环节的优势,来整合外部优势,以实现整体性的竞争优势。 现在,医药研发分工越来越细化;出现了大量专门作新药筛选、药效分析、临床研究、申报等各种类型的中小型研发公司;以及支持研发的风险投资公司,企业要善于搞合作,打通产业价值链的多个环节,让企业外研发资源为我所用。 1、与专业公司合作。 在我国,有些中小型科技开发企业,前身是科研机构,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是较好的合作对象。沈阳三生制药为实现基因工程领域科技突破,在美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利用国际前沿的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负责上游技术研发,完成基础研究工作,达到迅速开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目的。同时,又在国内成立生物技术研究所,负责下游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边开发边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有效地缩短了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周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