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消费,离我们有多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用消费”也开始进入百姓的生活。然而,大多数人对出现在眼皮子底下的这个新概念,或一知半解,或敬而远之。 “信用”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就是言而有信,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或不需要提供物质保证,可以按时偿付的,比如信用贷款。在国外,人们大多习惯于向银行借钱消费,有借有还,就有了信用的基础。如果借得次数多,注意积累自己的信用记录,银行对你的个人信用评价就会逐步升级。说不定哪一天你急需一大笔钱而筹措无门时,你就可以凭着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去银行贷款度过难关。那些从来不借钱的人,被认为是信用空白的人,银行甚至会怀疑你的偿还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人习惯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里,借给银行用,而不是向银行借钱用。或许不少人也听说过中国老太太存钱买房、美国老太太贷款购房的故事:中国老太太到60岁时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存够了”,而60岁的美国老太太则说:“我终于还清了房子的贷款”。 两者的人生历程和生活质量迥然不同:一个是省吃俭用,一个是洒脱自在。可细想想,中国老太太的做法可能也是一种无奈。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个人消费活动缺乏信贷机制的支撑,我国公民还无法建立信用记录,靠个人信用消费基本上属于空白。几年前“信用消费”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也就是在这两三年,中国人才听说和知道类似“要买房找建行”、“中行圆你住房梦”、“贷款买车‘零首付’”这样的宣传广告。“ 花明天钱,圆今日梦”听来颇有诱惑,但说归说,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消费观念,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 纵然有一天,你鼓起勇气,兴致勃勃地到银行想要办理信贷时,才会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简单。以住房贷款为例,从填写申请表开始,然后提供收入证明、所购房屋评估报告、法律意见书、综合贷款保险(包括所购房屋保险和贷款保险)、合同公证、申请审查等等,总之,又是签字,又是单位证明盖章,要办完这些繁杂手续,不知要跑多少次。这样的反复折腾,你或许会趁兴而去,败兴而归,甚至因此放弃贷款的念头,发誓再不与银行打交道。 由此可见,没有一套简便易操作的程序,要提高消费者的信贷消费积极性也是不容易的。然而,对银行来说也有苦衷,由于我国没有一整套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对个人资信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个人信用评估困难,银行必然要承担很大的信贷风险。因此,银行虽有大量闲置资金,却不敢轻易贷给个人,只能通过担保手段,强化申请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审批条件等措施,抬高个人信贷的“门槛” ,从而达到防范和降低风险的目的。这些现象表明,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已迫在眉睫。 业内专家也强调,要让人们从传统的消费方式过渡到凭着个人信用去贷款消费,除了观念的转变之外,要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个人信贷消费市场,首先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个人信用体系,让信用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信贷制度,才有可能使全社会认可信用消费。 对个人来讲,信用是有价的。中国有句俗话:“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信用,人格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经济活动中守信用,对事业的发展也会如虎添翼。而对金融机构来说,信用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有借准时还,再借就不难”。个人有银行的信用,基本上是有借准时还的记录,借得越多,还得越多,累积起来,个人信用就越好,再借就更容易。而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则与其在银行的信用无关。实际上,我国从今年4月1日起实行个人储蓄实名制,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实施相关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础。 现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个人要投资,要置业,要贷款消费,人与银行之间需要发生信用关系,而没有个人信用记录就无法取得银行信任。没有信用制度,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合作中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据报道,发达国家对个人的消费信贷,已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0%以上,而我国目前对个人的信贷规模尚不及银行信贷总规模的1%。由于全社会个人信用体制尚未形成,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个人信贷业务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因而个人申办信用消费手续复杂,制约了全社会个人信贷消费规模的扩大。所以,尽快建立个人良好的信用记录就显得尤为迫切。 上海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今年6月28日,由上海资信公司独家运营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正式开通,180万上海市民率先拥有了由资信公司作出的个人信用报告。从7月1日起,这个报告可以在全市15个商业银行中通用。只需花费10元钱,5秒钟的时间,银行即可查询到这180万人中任何一个人的详细信用记录。 据悉,继上海以后,我国其它大中城市也会陆续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工作。可以预言,信贷消费将会成为今后最流行、最时尚的消费方式。 也许不用太久,人们购房、买车、旅游,甚至上大学,都会首选信用贷款,同时,人们也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信用:如果在进行信贷消费时,有一次没有履行信用,将会永远失去银行的关照。(据新华社)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