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联想:Thinkpad算盘该如何打? 作为IBM曾经的核心战略型产品的Thinkpad,在整体并入联想之后,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它在联想并购整合IBM PC的过程中又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呢?联想又该如何打好Thinkpad这只算盘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事实上,当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时,与很多人一样,我是并不看好的。虽然柳传志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家,但是在2000年见证了一个朋友在“享受”联想台式机的痛苦服务过程之后,我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购买联想产品,再加上联想数次裁员的非人性作为,使得联想的并购行为更是充满了变数。 然而,当我偶然的机会深入地接触了大批联想人,并有幸成为大联想学院和《大联想》的顾问之后,这种想法才开始慢慢发生了改变,再加上联想近几年来取得的业绩,更是让我不得不开始理性开始审视联想。 事实上,从联想并购IBM的PCD业务开始的那一天起,所有人都会知道,早晚有一天,ThinkPad是属于联想的,是“a product of Lenovo”,虽然上文说到只过了三年联想便抛弃了“IBM”;那也只是一个时间的早晚而已…… 在联想看来,这是一个恰当的时机和时间。毕竟ThinkPad最终还得与联想长相厮守。原来ThinkPad就带有太多的IBM的烙印、属性和底蕴,如何让ThinkPad尽快改性Lenovo,绝对不是去标这么简单,就像一对夫妻一样,是需要彼此的改变、妥协、磨合、帮扶、体谅、心心相印、惺惺相惜之后才会真正有夫妻像的,有了夫妻像只是结果,而登记结婚才只是开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不管联想并购IBM的PC之后的三年业绩如何,去标才真正代表联想和ThinkPad登记结婚了,而此前的三年只是彼此的恋爱期。因此,婚后生活幸福与否还需要彼此双方共同努力和经营。 正因为如此,所以为了婚后的幸福生活,联想不得不对ThinkPad和Lenovo同时打磨,一方面降低ThinkPad的定位,另一方面又抬高Lenovo的形象,使两者更具有夫妻像。这里面既有成本的考虑和原因,同时,更有联想整体战略的考量。 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如果用levovo去敲击市场,正如文中所说的,那里的消费者并不了解levovo;但是大家都知道ThinkPad;如果完全是用levovo来完成在国际市场上的中低端产品的布局,显然并不比借助ThinkPad要更容易。这也是的联想的战略困境。 进一步讲,如果说借ThinkPad抬高Lenovo,那么更多的只是从Lenovo产品的角度来考虑的,但我个人认为同样有从ThinkPad角度考虑的原因。其实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高端产品,包括曾经非常商务化的HP,也同样在走中低端的路子,因为大家都要从这个市场里来分一杯羹,ThinkPad同样没有理由完全放弃这一市场而只是坐守所谓的高端。作为一个子品牌,它同样具有高中低端的产品线,通用别克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