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味精,还能怎么走? 不管是谷氨酸钠还是乌苷酸钠,都有非常明确的诉求——鲜度,而消费者对此并不敏感。 众所周知,味精就是谷氨酸钠,自上个世纪初在日本被发现之后,就风靡全世界。不论中餐、西餐,不论包子还是汉堡,似乎都已经离不开这个最初被称之为“鲜味”的物质。平淡了近100年,味精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产品,能走高端吗? 为提升品牌形象必须具备形象产品,而高端形象产品的研发策略则是支撑整个品牌战略实施的关键。但作为最普通的味精,高端新品的研发方向在哪里?消费者能买单吗? 首先的问题是,这个行业虽然发展了上百年,但依然不规范,市场上的产品参差不齐。其实,这个行业的标准很清楚。我国2000年颁布实施的一个国家标准(GB/T8967-2000)要求味精纯度大于等于99%(谷氨酸钠含量≥99%),业内称之为99标准。而2007年年底又作出修正,根据谷氨酸钠含量分99%纯度的味精、80%以上的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三个细分标准。 这就是说:好味精是有标准的,好味精的纯度应该是谷氨酸钠的含量大于或等于99%。但,99%纯度的味精并非某个企业的专利,如果没有大的传播,并不具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那么,高端味精的研发方向在哪里呢? 味精的形状吗?莲花味精、双桥味精推出α转晶技术为诉求,但市场接受度又如何?不管什么形状的,还不是99%的谷氨酸钠吗? 那么,核心技术呢?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乌苷酸钠”,鲜度可提高160倍,这对寻常百姓来说是否具备诱惑力呢?本来味精的用量就少,再缩减到1/160是什么概念? 高端产品的研发思路 什么是高端产品?高端技术、高端工艺还是高端包装、高端价格、高端渠道,抑或是针对高端人群? 常规的新品研发方向无非从产品技术、概念诉求、渠道性质、目标群体来考虑,但味精这个产品或许太普通,行业或许太透明,或者,它还算不上是高度竞争的行业,因为利润实在太低,又几乎被鸡精产品封杀。 单纯就味精的产品技术和概念诉求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路好走。不管是谷氨酸钠还是乌苷酸钠,都有非常明确的诉求——鲜度,而消费者对此并不敏感。 就味精的渠道来说,除了作为工业品销售,基本上是餐饮和家庭使用,相应的渠道也被分成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等几类。同样的产品换成不同的包装是否就能够被称之为高端产品?值得怀疑。 剩下一个目标群体,或者,可以分为直接使用者和间接使用者。厨师是间接使用者,家庭使用算是直接使用者。前者非常专业,善于烹调拿手好菜,而对于调味料的使用,则是精挑细选,或者要同时使用几十种调味料才能烹调一碟绝活。而后者算然也不乏奇人,但很少会专业到拿几十上百种调料放在自家狭小的厨房里,或者奔波忙碌,难得有闲有钱享受一番,日常的饭菜自是简便实用健康至上。高端的味精对厨师来说意味着什么?更绝妙的鲜吗?那么,对普通家庭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还是鲜吗? 似乎每个方面都有些思路,但每个方面都没有足够理由支撑这个高端产品。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